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卷反光镜 第180章 虎鲨(2 / 3)

?”

“大约十米吧。”王院长回答道。

“那就是要蹬一百万次到二百万次……我觉得不行,超过了超级机甲腿部的疲劳极限。因为超级机甲在设计的时候大多数都工作在飞行状态,所以腿部的零部件并没有设计得那么耐磨。”宋平回答道。

“哦……”姜岳升听了之后感到有些沮丧。

“姜总,我有个办法。”柔性潜航器的研发总监说,“我觉得可以把超级机甲的电接出来,用它的电来驱动一步电机就行,这样增加的成本很少。而且超级机甲的电是核电,也用不完。”

“嗯……,可以。”宋平也点头同意。

“那就试一试!”姜岳升一看有了解决办法,又兴奋了起来。

几天后,宋平负责给五台超级机甲安装了电源外接设备,柔性潜航器的研发人员也在仿真鱼皮里装上了驱动电机。

这一次试验比较成功,而且仿真鱼皮划水的速度可以通过调整电压灵活地调整。

姜岳升发现超级机甲钻进仿真鱼皮后,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空间。他想在里面塞几台高智能机器人,于是他让王院长考虑一下,能不能再在鱼肚子里塞进去几台高智能机器人。

一周后,王院长让姜岳升到柔性潜航器基地的水池观看,他们这一次在超级机甲的背部和腹部各塞进去一台高智能机器人。如果一起投入战场,就可以形成一带二的小团队。

姜岳升让王院长造十台样机,这一次他要拿到海上试一次。

一个月后,王院长把十台样机造好了。

于是姜岳升让人安排带着十台样机去南疆海试一试。

海疆南的测试比较顺利,不管是下潜上浮、加速减速、转弯、躲避等动作,都完成得比较理想。

姜岳升打算让这十台样机来一次长途测试,看看他们能不能经受得起长途跋涉。

于是他让这十台样品从勇敢岛出发,向长江口游,大约有两千多公里的距离。

一路上,一直有柔性潜航器在水下跟着,有飞机在上面跟踪。

在快游到长江口的时候,有两台发出了报警,说鱼皮内进水了。

姜岳升急忙下令停止测试,把样机捞到船上研究。

原来是有一块仿真鱼皮裂开了,是因为那个部位在鱼摆尾时拉伸过大造成的。

只需要将里面的填充物减少一些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姜岳升意识到,要想把仿真虎鲨搞得比较完美,还需要不停地测试,于是他让王院长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