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卷反光镜 第170章 参军(2 / 3)

亲自参加试验。

在试验场主要测试超级激光炮的两项指标,一是光束的集中度,二是一微秒释放的能量。如果这两项指标满足要求,就说明激光炮基本成功。

测试光束的集中度首先要让激光穿越一段二百米的真空管,测试一下激光在经过二百米的真空管的集中度,如果集中度能达到99.999999,也就是八个9,就可以在外太空真空中射击五十万公里外的目标。

再有就是测试激光在空气中的集中度,如果在空气中能达到六个9,就可以穿过三十公里的厚的大气层。

集中度的测试进行得很顺利,大家都担心的是能量测试,因为毕竟把原来的超级激光炮的体积缩小了十几倍,是否能达到原来的能量密度确实很难讲。

不过专门负责激光器核心部件研发的孙总确实信心满满,因为这一次他把全部光路上的镜片都换成了超级透明的三碳化硅晶体,把激光的频率范围压缩到了极限,然后再把一千多个高强度光源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束激光。

他已经在实验室里测试过几百次了,能量密度只会比原来的超级激光炮要高。

随着王院长的一声令下,孙总自信地按下了测试按钮,一道寒光瞬间就把一根五米长的钛合金金属棒融化了。

毕竟这束激光是从钛棒的端部射入的,相当于一下子击穿了五米厚的钛合金墙。

本来计划是能融化四米长的钛合金棒就算合格,结果远远地超出了预期。

又过了一个月,王院长又通知姜岳升,马上要测试金属粉末的气化电离。

这也是这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要让金属粉末在瞬间气化,需要在真空中形成至少三千到五千度高温,而且功率要足够高。

这需要在金属粉末流经的空间加超高压、大电流。

其实给金属粉末加高压电并不难,难就难在在同一空间再附加强磁场。

主要是形成磁场的部件无法耐受几千度的高温。

王院长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东西的难点是什么,所以才亲自出马。

他最后采用昂贵的常温超导体形成磁场,取消了一般磁极所需要的导磁磁芯。

因为所有的导磁磁芯都无法承受三千到五千度的高温。

整个试验过程都很顺利,超细的金属粉末在强大的电场作用下,被变成了超高速的等离子体从喷管喷出,提供的推力也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姜岳升现在对超机动攻击飞船已经很有信心了。

这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