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得山多终遇虎(1 / 4)

1875年,美国钢产量达到一百四十万吨,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

因为肖特炉在中国的提前出现并且同样的炼钢方法在欧洲得到普及,世界钢铁产量也提前进入了大跃进时代,按照叶昭的印象,现今世界钢铁产量同自己印象中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相差无几。

英国钢产量191.7万吨,占世界钢铁比重为21.7%。

从六十年代末各国年产几十吨钢的年代开始,中国已经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地位,在1876年初统计的数字中,去年的帝国钢生产量为250万吨,领先英国的优势已经极为明显。

这不能不令叶昭感慨,这个年代,对于东方古老的帝国来说,可以是最坏的年代,但同样,也可以成为最好的年代。

1875年包括自各属国、殖民地的中国公司开采的煤炭总量超过了万万吨,成为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进入煤产量亿吨俱乐部的成员,铜产量则超过十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铜大国。

在此种背景下,西方报纸不得不惊呼,东方巨人在引领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其实,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代表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和垄断工业集团时代的开始。

……开春后,叶昭则来到了江苏省巡视,经过将近两年的筹备和民间宣传,江苏省民选议政使即将拉开帷幕。

在过去的两年间,帝国经济稳步发展,俄国的赔款对于帝国基础建设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沥青公路已经渐渐联通各省会城市,叶昭也难得安稳了两年时间,除了在燕京处理政事,只去了迪化几次。

现今整个东方世界的政局都尚算平稳,只有曰本国内军阀林立,时常爆发小规模冲突,而且贫富差距曰渐拉大,社会矛盾尖锐,现今东南集团已经派出观察团进驻,叶昭也实在懒得再为其艹心。

倒是在上海、广州等地,一些喜欢议论时政的进步人士渐渐形成了各种团体,都是以学术研究形式出现,实则在叶昭看来,已经是政党的雏形。

不过现今这些学术团体,往往对西方立宪制度不屑一顾,普遍的观点是,议会是好的,乃是民之口,但民间声音杂乱,如果赋予议会太多的权利,对于疆域辽阔的帝国来说,将会带来一场灾难。

叶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和朱丝丝来到了江苏省会苏州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水木园林之美不必细表。

叶昭来到苏州,自然便住进了拙政园,昔年李秀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