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四章 平等生活(2 / 5)

生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毕竟帝国多支主力部队曾经长期生活在南方。

与俄国人作战,气候带来的影响要超出叶昭的估计,如果真的进入俄国极北部作战,只怕非战斗减员要远远的高于战斗减员。

站在窗口看了一会儿街景,叶昭回到了沙发上,翻看茶几上的文件,是去年帝国各项经济指标。

这是个工业大跃进的时代,更是钢铁大跃进的时代,中国,却是起步最早,去年帝国钢铁产量达到200余万吨,已经成为世界列强中的钢铁超级大国,而且,当渐渐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之后,与所有欧美强国一般,钢铁的产量,肯定还会继续呈现大跃进的态势。

物价又涨了,虽然幅度不大,但代表着国家对民众的又一轮“剥削”,当然,财富的重新分配并不是流向富有阶层,而是被印刷纸币的政斧盘剥,用来修建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用来办学教育,为帝国经济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通过印刷纸币和进一步推动税收制度,帝国去年的财政收入是一笔很恐怖的数字。

帝国同时宣布,开始推动土地赎买政策。

移民、开荒、基建、工业化,凡此种种使得无地农民问题已经渐渐不再是帝国排在工作重心第一位的问题,当土地主也发现卖掉土地办企业办工厂比起收田租更能赚钱更有保障之后,尤其是新一代的年青子弟,更加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如此,国家对土地的赎买也就水到渠成。

帝国对土地的赎买,是为了实现土地农庄模式而不是分给农民回到过去的小农经济,平定太平天国时便接收了大量的无主田地,在内战时又镇压没收了大量土地,帝国的农庄早已经遍布各个省份。

其实农庄模式,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统一部署,使得农业经济有了合理的分布带,而不是农民各守一块地,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就算土壤并不适宜也一定播种他认为收益最高的作物,或是今年一哄而上种这个,明年又一哄而上种那个,如此便不能形成一种高效的经济链条。

当然,现阶段下,还是以高产量的粮食为主要作物。

如果各地官员在粮仓储量上没有弄虚作假的话,帝国的粮食储备也渐渐超过了警戒红线,基本能应付灾害之年,除非是几百年一遇的大灾害,或是南北各地闹灾的区域太多。

对面茶几旁,苇月伊织正静静的看书,一袭紫色碎花和服,白袜木屐,端庄淑美。

东卧室音乐隐隐约约传来,想是莎娃又听着音乐睡着了,也奇怪了,能吃能睡,身材就是不变形,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