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六章 统帅们(2 / 3)

中觅到敌人致命的弱点。

是啊,不管其国内运输协调能力如何惊人,却没有雷霆一击的威慑,这种慢悠悠的节奏使得俄国完全可以从容应付它的挑战,现今俄帝国兵团已经渐渐抵达前线。

英国人早已经对中俄矛盾表示严重关切,对中国在边境一带的冒险行动表示忧虑,多多少少对俄国表示了同情,这使得中国人正竭力进行舆论战,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义的注解,这就使得他不大可能首先宣战。

皇弟米哈伊尔敲了敲烟斗,说道:“地中海舰队已经通过了苏伊士运河。”

米柳京目光闪了闪,他一直就不同意派出舰队去南洋和中国人争锋,但米哈伊尔却竭力主张去攻击中国人的贸易圈,并且认为重建后的地中海舰队完全有能力击败中国舰队,中国海军的舰只,虽然设计建造上思想活跃,新技术应用比较多,但其海军士兵只不过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只要帝国舰队吸取前次惨败的经验,不再轻敌,定然可以将其重创。

而且,英国人已经答应开放印度洋的港口为远航的俄国舰队补给维缮,这就使得地中海舰队不再是远渡重洋的疲惫之师,也不再惧怕中国舰队以逸待劳。

如果能重创中国舰队,封锁其海域,对于中国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可能改变远东东海岸移民城市的命运,战争一旦爆发,那一带必然陷于孤军作战,会被中国的步兵海洋极快的淹没。

是以米柳京虽然觉得这个计划比较冒险,但却也没有足够的理由一定要去反对它。

“陛下,对于作战计划,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米柳京指着桌上的作战地图,低声述说起来。

亚历山大二世的棕色眼眸开始露出惊奇之色,渐渐的,变为喜悦,越来越亮…………迪化行宫的书房,叶昭正在翻看报纸。

租界的外国人报纸几乎连编累牍都是对中俄两[***]事力量进行分析姓对比,当然,现在通讯不便,获得信息的渠道更是匮乏,这种分析也只不过是很笼统的雾里看花,比如中国陆军的兵力,多猜测为一百万人左右,武器装备番号部署,就更是自相矛盾的臆想和虚构。

而且对于战争会不会爆发,大多也不敢肯定,超过半数的报纸认为会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只有一两份报纸信誓旦旦的判断两国定然会爆发战争。

国内的报纸,则多在煽动对鄂罗斯人的仇恨。

实际上,在前线磨刀霍霍的同时,帝国在京师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的计划却半点也没有受到阻滞,前几曰,已经正式开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