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五章 朱雀(2 / 10)

民夫,这个有口饱饭吃便卖命的群体,他们甚至有人就在工地上逝去,每一段铁路的铺就,几乎都有劳工非正常死亡现象,而且,他们的未来没有任何保障,当不能再靠出卖力气生活,很难想象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当然,叶昭觉得国家亏欠他们,自己亏欠他们,但这些民夫,却没人这么想,能有口安稳饭吃,偶尔还能见到荤腥,不必再流浪乞讨,不必再活活饿死,这生活,和天堂中无异,未来?他们从来没想过什么未来。

随着帝国成立,关外完全解禁,中原也到处开荒,加之南方北方,大批支持北国以及以往有劣迹的地主被清算,实际上,能耕上田地的人越来越多。但妄想尽快人人解决温饱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以类似铁路饿殍这类群体还大量存在,但同时,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力,却是帝国腾飞的重要动力。

每当思及这些人,叶昭就不免心里沉重,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国家呢?尤其是对于中华这般庞大落后的帝国,若想腾飞,又要多少白骨埋入黄沙?甚至将来历史上,也不会见到对他们的描述,历史记载的,只会是帝国开国皇帝的文治武功,是帝国新兴精英阶层如何建设百废待兴的帝国。

甚至他们自己,也根本不会想到帝国的光明未来和他们能有任何联系。

所以,当叶昭见到黄文秀的电文,呈报泰和行资产的电文,叶昭实在难有什么欣喜的情绪,虽然,泰和行实在庞大到了难以想象。

就仅仅以泰和行下属的轮船公司为例,七八年间,已经膨胀为拥有56条轮船,总吨位70000余吨,总资产过千万银元的巨无霸,而去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两百万银元。

这还仅仅是泰和行业务比重中并不占首要地位的行业,从各类发明,从电气公司中赚取的利润就更难以计数。

对于泰和行的轮船公司扩张,叶昭自觉得理所当然,现时条件下,若目光独到又有相当程度的资源利用,资本扩张本就快的惊人。

就以昔年上海闻名的大班金亨利为例,他最初进入上海,不过是用两万多两银子购买了一艘吨位600多的轮船,不到十年,就发展为拥有19艘轮船,近30000吨吨位,总资产三百多万两白银,每年净利润近百万两的轮船公司。

而他经营的,仅仅是长江内河运输,到后来,发展为中国江海运输。

泰和行呢,比起金亨利的旗昌轮船行,资源条件何止优越百倍?不但远涉曰朝南洋,而且有国内渐渐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为依托,又有自己做后盾,加之泰和行触角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