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五十二章 前戏(1 / 4)

蔚蓝的大海,五艘铁甲舰破开道道白线,破浪而行。

甲板上,穿着蓝白水军装士兵肃然而立,一个个如同钉子一般,铁血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叶昭所乘坐的福州号,福州造船厂刚刚竣工的金陵级铁甲舰,排水量3100吨,采用封闭式旋转炮台,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蒸汽系统的改进,采用了高低压气缸混合发动机,热效率更高。

实际上,动力系统也是六千吨计划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如采用南国水师一直采用的双汽缸单管发动机,按照工程师预测,庞大的铁甲舰在10个锅炉工作的情况下,每小时消耗3吨的煤,大概可达到12节的速度,而理论上该铁甲舰大概储煤1000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运煤船或者海港补给,若不安装风帆,该船舰理论上以12节航速航行,仅仅能坚持十四五天。

所以改进动力系统不可避免,使用和改进商船上已经普遍安装的两级发动机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受煤气发动机原理影响,南国也在试验三胀式蒸汽机。

福州造船厂现今接了一单民用船舶的订单,排水量四千吨左右,算是一次不错的技术积累。

武昌造船厂,则开始建造金陵级铁甲舰,对于南国来说,中等吨位的战舰已经驾轻就熟,武昌厂虽然刚刚建成,但拥有了大批熟练工人和技师,预计十个月的时间,该舰就可以下水,一年半的时间,定然可以竣工。

叶昭将南国船舰分级,排水量5000吨以上为一等舰,2500吨以上为二等舰,其余为三等舰亦或装甲快舰,现今南国主力战斗舰自然以二等舰为主。

镇海号因为屡次受创,现今已经光荣退役,加入了广州船政学堂的训练舰行列。

这两年,南国在新兴技术领域进展不俗,第一座可以远程供电的火力发电厂出现在广州,第二座出现在长沙和金陵,正在兴建的则有福州、抚州、苏州、上海等地。

电力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技术革命,电动机、变压器、电缆等电器制造业迅速壮大。

炼钢技术进一步发展,广府钢铁行在转炉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用碱姓耐火材料做炉衬,大大提高了去除磷杂质的效率,新近已经炼出第一炉钢的武昌钢厂就大量采用了碱姓转炉,自此肖特炉和碱姓转炉在南国并驾齐驱,钢材质量和产量飞跃发展。

1861年10月,南国在上海筹建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受中国人启发,同样的实验室美国则在内战结束后的1867年才建成。11月,南国广州大学教授叶昭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