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六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1 / 7)

新年之际,几艘炮舰赫然出现在直沽港口,内务府天津情报组紧急排查下,一封封前后矛盾的电文发至金陵,事情渐渐清晰起来。

船舰共五艘,其中两艘为初级蒸汽炮艇,为直沽军械局水师学堂训练之用,其余三艘均是排水量两千吨左右的装甲蒸汽战舰,其中被定名为“燕京号”的炮舰更是全铁壳战舰,装备有线膛炮,爆破开花弹。

灯火通明,议政殿东书房,叶昭紧急召集了诸议政大臣、参谋部官员十余人议事,刚刚从广州返回金陵的红娘也赫然在列。

此次购买军舰北国可谓极为保密,全权委托了一名英国人运作,直到军舰进入直沽,才令南朝醒觉,而所谓北国官员出使欧洲采买不过是虚晃一枪。

此事发生在驻伦敦使馆建馆之前,若再晚上一年半载,想来使馆总能收到风声。

北国令几艘军舰进港,显然也挑准了时机,一来南朝虽然与英、荷草签了协议,但南洋战事未必可说完全平息,在坤甸,南朝更要暂时维系一支可以应付荷兰人挑衅的水师力量。二来南朝发行纸币在即,显然北国重臣们有见识明白的,认为南朝现今无论如何不会因为军舰之事起衅。

三艘装甲舰,其中燕京号虽然从钢板到炮台以及动力系统等种种设计或许及不上广州号,但只怕也差不远矣,说起来,现今正是木帆船、装甲船到真正的钢铁舰过渡时期,南朝虽有金陵号和广州号两艘铁甲舰,但如定海、镇海等装甲战列舰,怕就不及燕京号姓能优越,比之北国其余两艘装甲舰吨位重一些,火炮多一些,但现今之战舰,却正是由数十上百门战列舰向重炮炮台过渡之时,火炮门数早就不是衡量炮舰真正实力的标准。

何况,南朝水师有半数舰只在南洋,其中包括大部分主力舰只,如金陵号和广州号,就均在坤甸。活跃在南京附近的炮舰舰队若与北国这几艘船舰交手,就算获胜也定然损失惨重。

北国三艘装甲舰上,雇佣有千余名英国水兵和水手,舰队总指挥本来是英国人,唤作李道林,其实想来是姓道林,名字发音接近李,随即被翻译成这么一个极为中化的中国名字。

现今北国已经任命曾国藩举荐的湘军水师统领蔡国祥为舰队总统,李道林退居为副手,同时南国已经选定水兵上船受训。

叶昭翻阅着情报,心里也轻轻叹息,看来北国两次购买军舰都与历史上最早置办水军的总理衙门一个思路,总理衙门是有些糊涂,北国多少有些迫不得己,不得不全权依靠外国人去做。

想当年总理衙门第一次采买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