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德国人,野望(2 / 5)

得印度总督的职位。

印度总督,实际应该称为印度副王,代表英女王也就是印度女皇统治印度,同香港总督比起来,其重要姓一个天一个地,甚至可以说,没有印度这颗女王王冠上的璀璨宝石,英国人很难维系整个十九世纪的霸主地位。

包令在国内获得印度总督的提名与他在中国的活动分不开,更与南中国崛起分不开,随着中国人在远东越来越活跃,任命一位能熟练同中国人打交道的印度总督显然是不错的选择,这对于遏制中国人的野心,保持英国人在远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极有必要。

同包令会面,不过闲聊了几句家常,请他品尝了苇月伊织泡的曰本花茶,包令自然赞不绝口。

虽然英国人刚刚向南国抗议几名中国茶农在新嘉坡溺水毙命,怀疑是中国秘密警察所为,破坏英国在印度引入茶树种植的计划。但包令没有提这件事,卸任在即,至少表面上要维系好与中国摄政王的良好关系。何况,几名茶农溺水而亡,也很难说就是中国人所为,在金陵的英国总领事向南国外务部抗议,不过是推卸责任的伎俩。

包令也很难相信中国人的触觉这般灵敏,又会这般重视印度引入茶树一事,毕竟包令自己都没把商人移植茶树的空想太当回事。

炮舰经过简单的补给,随即离开香港驶往广州,在广州,叶昭还有一次重要的会晤,卸任的普鲁士领事俾斯麦即将离开广州,滞留在广州同样也是等待中国摄政王的召见。

广州摄政王府实则成了老郑亲王的府邸,只是荷花楼一带保持原貌的封闭,除了小婢按时打扫,不许任何人进入。

在广州码头,广东巡抚高溱率领文武官员恭迎摄政王,柏贵调任农务大臣后,高溱接任了广州巡抚一职,不消说,广东巡抚,那定然是叶昭最信得过的官员之一,高溱巡捕系统出身,曾任广东省巡捕局总办,设厅后改任巡捕厅厅长,后迁升广东布政使,在外地任了一任巡抚,到去年南京设议政处,高级官员进行了大调整,高溱遂得以扶正。

高溱五十出头年纪,身体很好,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思想也开明,是叶昭爱将之一,同李小村关系紧密。

先去观音山给两宫请安,讲了讲去曰本的事,说了几个笑话,逗得钮钴禄氏格格娇笑,一直说“这孩子,这孩子……”好似真的回到了几年前叶昭靖难之时。

西宫太后却不多言,问了几句,也透着十分的客气。

谁叫叶昭在观音山,茶水都没怎么喝呢,伺候在旁的太监宫女没察觉,兰贵人又岂会注意不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