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二章 颠簸文士谁人知?(2 / 6)

不过这个时间差两位太后自不会知晓,而且船厂就算没有阻滞能办起来,那也要一两年,至于军舰下水,怕要两三年甚至三四年后的事了。

从去年起,欧美诸国第一次世界姓经济危机现出苗头,银行破产、企业倒闭,而借着广州开放逃来中国的资本许多,而现在更显出愈演愈烈之势,虽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次欧美的经济危机,但广州从中受益却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投资在欧美的话没甚么能令自己看上眼的回报,倒不如先投资广东基础建设,吃吃放贷的本息,等待时机再去欧美卷钱。

看着叶昭退出去的背影,钮钴禄氏脸色越发温和,想了一会儿,才端起茶杯轻轻品茶。

……上海港十六铺码头是一座砖木结构踏步式简易码头,可停靠船只、上下旅客、装运货物,乃是四家华商船运行所建。

今曰,码头旁却突然停靠了一艘喷着黑烟的火轮船,不远处的蔚蓝海面上,更有一艘布满火炮的巨型战列舰游弋。

码头砖台两侧,雄赳赳站了两排端着寒光闪闪刺刀步枪的兵勇,而那用木桩支撑的简陋渡桥上,几名蟒袍官员正小心翼翼在人引领下登船。

两江总督何桂清、署理江苏布政使上海道吴健彰、江苏常镇通海道道员乔松年、工部侍郎、帮办苏州大营军务大臣吕贤基等等官员俱来拜见。

江南大营被发匪所破,各路兵勇汇聚苏州、合肥,仍呈对南京夹击之势,但自无紧紧围困南京的江南大营那般令发匪如鲠在喉,也使得发匪各路人马在东南半壁攻势愈猛,若非李秀成、陈玉成部被景帅粤军牵制在江西,怕发匪早就全力攻袭苏州。

饶是如此,上海成了许多官员的避风港办公地,两宫太后到上海之时,两江总督何桂清恰来上海催办军饷,是以也不得不登船拜见。

叶昭并不管这些官员心思如何,此举本就是要大张旗鼓的昭告天下太后南巡之举。

而观黄帷后两宫太后与官员叙话之时,显然心情不错,大概找回了母仪天下的那种感觉吧。

今曰来永波号上等太后召见的大多是熟人,比如吴健彰、乔松年,都是叶昭当年钦办上海海关事务时结识的故旧。

两宫太后第一个宣召的自然是两江总督何桂清,而叶昭就将乔松年请进了艉楼最左端的会客室,叙旧闲话,倒也聊得投机,等乔松年告退,叶昭又命人去请吴健彰,这才是重头戏。

吴健彰署理江苏布政司,又兼任江海关监督,官职不是很高,却委实是大清国数一数二的财神爷,他笔下一划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