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7章 是个才子(2 / 3)

书生凶猛 陈小九 2443 字 1个月前

道:“途安,你有所不知,此诗鉴以大乾未立之初。当初大乾镇国将军何以成行舟逃亡,在途中受尽风险,可谓是历经了百难。”

“他忍辱负重,好不容易归国还乡,却惨遭奸人所害,好在如今大乾统一,只是这副景象,他已然看不到了啊!”

洪途安不禁点了点脑袋,像是明白了王文充的叹息。

“原来诗中还有此深意,下官才疏学浅,竟然通过刺史大人提醒,才领悟其中奥秘,真是惭愧啊!”

洪途安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猛地冲着陈锦年低下脑袋,露出一抹歉然道:“平乐,方才本官对你有所误会,还请你千万不要介意。”

“如果本官知道你早有如此决心,自然不会觉得,你是以为本官玩忽职守,而是真正的忧心我大乾,忧心我平阳啊!”

陈锦年盯着诗词发呆,他看来看去,隐隐间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可是细想,他又想不起来。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首诗的确寄托了对国家的深深思念,但硬要说文采,其中的含金量并不高。

废话!

他可是从现代穿越来的人,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这种诗词怎么可能入的了他的法眼?

再说了,大乾立国时间不到百年,根基不深,崇尚武力,文化算是新兴,毕竟没文化一个国家也生存不下去。

因此陈锦年看不起大乾诗词,还是从骨子里产生的感觉。

回到现实。

王文充却是已经反应过来了,他急忙问道:“途安,你的意思莫非是,此诗出自平乐之手?”

“哦,对了,大人还不知道!”

洪途安眼中的狡黠越盛,他玩味的笑道:“这首诗,乃是当初平乐进京赶考,得以秀才之名做的题。不久前下官意外见到,便是买了过来,打算在秋酬大会上表彰平乐。”

“人才啊!”

王文充看向陈锦年的眼神越加喜欢:“平乐,没想到你才华也不低,待来日你到兖州,我让我女儿带你去参加文采大会如何?”

陈锦年被搞得发愣,心中直叹奇怪。

洪途安此举定然不是为了帮自己,这老家伙如果真有那种诚意,自己也不至于把酒方藏起来不给他了。

可如今,确确实实的是,洪途安拿出此诗,让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全听王刺史安排,学生定当赴约。”

陈锦年随口应了下来,他也不禁想起了一些往事。

前身自小恃才而骄,曾上京赶考三次,可惜前两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