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四章 开始4(1 / 2)

“尊敬的梁教授,我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制造硅晶体管。”王泽明确地表达他的志向。

梁永德教授感到惊讶:“哦?那你的愿景是什么呢?”

“我想研发的是集成芯片!”王泽坚定回应。

“集成芯片?这可不好弄?”梁永德疑惑不解。

“不久的将来,您将看到他。”许阳神秘地回答。

梁永德稍感不悦:“你还在跟我保持神秘呢!”他瞪大眼睛表示不满。

王泽微笑,未作解释,他知道在产品研制出之前,很难让人相信其可能性,这是由时代背景所限。

当前,连集成芯片的都尚处刚发展阶段。

之后,两人开始针对具体方案展开讨论。

“梁教授,一旦您完成单晶硅的研发,我希望您按照这一尺寸标准进行切割。”

“嗯?100毫米直径的圆形?”梁永德困惑道,“为何要切割成此规格?这样的形状如何用于制作硅晶体管?”

“敬爱的梁教授,这被称为硅晶圆,我将在其中刻画上亿个晶体管,这便是我之前提到的集成芯片!”王泽详细解释。

“什...么?”梁永德震惊,

“刻画上亿个晶体管?”他难以置信。

“你该不是在说大话吧?”他质疑道。

梁永德对于这项可能性的质疑并未得到即时解释,但王泽确信,一旦光刻机的研发成果问世,答案自会水落石出。

经过长达一整天的专业讨论,团队成员们,包括最初显得有些颓废的陈林,都全心投入了单晶炉方案的深入讨论中。

随着项目进展的深入,他们逐渐被设计图纸所吸引,最终于傍晚六点钟,完成了单晶炉方案的讨论。

随后,王泽独自伸懒腰,感慨光刻机研制项目终于正式启动。

他决定将单晶炉的研制工作委托给梁永德负责。

至于光刻机,许阳已经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图纸,并已安排相关零件的生产,预计这些零件将在近期内陆续到齐。

鉴于这是初代光刻机的研制,所需的零件并不复杂,也无须过分追求高精度,因此可以采用手工机床进行制造。

与此同时,其他三名团队伙伴,李涛等仍处在项目的兴奋期,尽管接近下班时间,他们仍旧精力充沛。

王泽笑了笑道:“行了,你们要是不想下班,就把我今天拿出来的东西再看一遍,记得饿了就去吃饭,别累坏了身体。”

“老大,我们知道了!”

许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