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还没有被饿死?
因为他们随便种点东西,甚至都不用去打理,但是依旧可以收获大量的粮食。
这个说法让国内的大量民众是一边鄙视这些东南亚土著的懒惰,但是另外一边又是羡慕他们有着这么肥沃的土地,不少人都说,这样的肥沃土地给这些土人实在是太浪费了,如果能够给我们就好了。
又说东南亚有诸多特产,比如橡胶、石油、香料、木材、稻米等,这是为了吸引国内的工商阶层诸人的。
当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崛起,一些原材料也是变的重要起来,比如说橡胶,十几年前国内有谁会在乎这玩意啊,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工业化进行,国内每年进口的橡胶数量也是逐渐加多,而橡胶的用量正在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能够看到橡胶的前景的。
还有石油,以前国内的人同样不知道石油为何物,但是随着国内的工业化程度越来也高,煤油灯这种新式的照明灯具也是开始普及。
而煤油灯的燃料煤油是怎么来的?是从石油提炼的。
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以后,石油开采、提炼、销售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工业模式,美国那边是石油工业化开采最早的,如今美国乃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大产油国,其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中国目前每年就向美国进口不少的成品煤油!
帝国有着林哲在,自然不会在石油工业上落后太多,六十年代的时候,林哲就是开始皇室资产管理处那边成立了相关的石油企业,这个石油的公司和其他的皇室企业一样,取的名字都比较高大上,称之‘帝国石油公司’。
不过该公司成立后,最早从事的进口煤油销售业务,而后是从美国那边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引进技术,然后试图在帝国内找到石油。
在这个时候,最早发现石油,并进行工业化开采的却不是后世的那些大型油田,什么玉门关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之类的,暂时都还没顾得上,林哲虽然知道后世的一些大型油田的名字和大体位置,但是国内的大型油田有个特性就是,那就是普遍比较深,大庆油田可是深大三千多米呢,别说现在了,就是等到二战时期想要开采都够呛。
因此帝国石油公司在国内的石油探测,主要是寻找一些容易开始的油田,比如说台湾那边就是先后发现了几个小型油田,苗栗那边更是在六十年代早期就发现了石油,在1868年的时候,帝国石油公司就是在这里设立了工厂,然后进行工业化的开采。
不过产量是相当的少,目前这个油田的每日产油量只有几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