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亲自升他为安徽皖南道道员。
根据目前帝国的的官制,一省下设数道,这些道员分管所属的数个府县,协助巡抚处理政务,政治地位高于知府、省府各厅厅长,政治地位要低于布政使,但是某些情况下比布政使要更重要一些,比如一些重要地区的道员,比如说江苏的苏松太道,安徽的皖南道,他们升迁一省巡抚的机会要远远比那些布政使要高的多。
毕宣溪担任皖南道道员的一年多来,其主要精力依旧是放在皖南的工业发展上。而当今的皖南工业发展自然也就是当涂工业区了。
当涂工业区就是他来皖南两年多来的最大政绩!
现在毕宣溪要确保的就是能够让林哲看到当涂工业区的成功!
就当毕宣溪坐镇当涂,安排着迎驾事宜的时候,南京这边也是安排了起来。
原本这一次出巡的规格是比较高的。但是林哲却是以避免劳民伤财为由,直接否决了内阁那边的出巡提案。
最后军方。不,准确的说是海军部大臣林达标向林哲提出,希望林哲可以乘坐海军的战舰出巡,并表示比陆路出发要快得多,也更安全!
最近的林达标是意气风发啊,林哲把海陆军分离,把所有海军事务全数划归海军部掌管,同时为了体现海军的独立性。林哲重新给了林达标一个差遣:督办海军事务。
这个差遣并不是海军部总长,参谋部总长,某某军长之类的实际职务,而是和之前的施清瑄的‘督办北伐军务’现在的石琅翼的‘督办西征军务’类似的临时性差遣,乃是属于钦差的性质,并不是常设职位。
而有了钦差这个名头,林达标才会被人称呼为‘海军大臣’,而不是原来海军部总长。
这一次之所以提出让海军方面提供战舰护送林哲去当涂,自然是有着心里的小九九的,那就是希望让海军的战舰多出现在林哲的视野里。给林哲留下更深刻的影响。
为此,他不惜抽点了海军内最先进,同时也是最大的一艘战舰‘苏州号’充当林哲的座舰。
等林哲上了船后。他给林哲亲自解说,吹嘘着苏州号的强大,有意无意之间劝说林哲造更多的战舰。
“苏州号的作战吨位乃是我军之最,而且火力也空前强大,一共六门的后装线膛炮足以淹没所有敌人!如果是和敌人作战,苏州号凭借火炮在射程以及精度上的优势,足以在那些只装备前装火炮的战舰射程之外摧毁敌舰,而自身毫发无损!”
林达标继续道:“而目前我们海军向上海造船厂订购的新舰吨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