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落后、低效率的手工作坊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大量崭新的蒸汽动力化的缫丝厂如同春后竹笋一样出现在上海周边地区。
由于新生丝的质量更高,同时成本更低,仅此这两项就足以为上海周边地区的生丝产业增值数以千万计,并且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上海、宁波等地海关出口的生丝量逐年增加。
经过数年的扶持,生丝产业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华帝国当代的支柱性产业,未来工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助力。
不过依靠生丝产业就想要完成彻底个工业化革命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势必就需要寻找更多的可增长点,而这个点在林哲看来可以有几个方向,一个是钢铁和煤炭产业。但是这年头的钢铁以及煤炭产业说实话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钢铁和煤炭的大规模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上的,而当代对钢铁和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什么?
钢铁方面就是铁路以及造船。只有铁路和造船,才能带动当代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
而铁路以及钢铁造船这些,对于现在刚起步的中华帝国工业体系而来还太遥远了些,至少短时间内难度非常大,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其他产业作为依托的。
而煤炭不用说了,更是依托于钢铁产业发展之上的。
除了钢铁和煤炭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说历史上的东北大豆,又比如说棉花产业。
东北大豆还太过遥远。咱不去说,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棉花产业了。
这说来说去。其实不管是生丝还是棉花,都是属于纺织产业的范畴。而这也就不难怪林哲为什么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出这些问题了。
中国现在要大规模发展纺织产业,在生丝产业已经崛起并成熟的环境下,就得寻找其他几个新增长点。
现在的齐宣浩脑海里闪过帝国内部最近关于纺织产业的一些讨论后,不由得多看了这个何斐图几眼。
他知道现在国内是以纺织产业为重,而纺织产业里头的羊毛和皮革在中华帝国内受到市场以及原料等问题,要想大规模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暂不去提,而生丝产业的话没啥好说的,现在只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增加出口量就行了,倒是这棉花产业,尤其是机织布产业乃是一个新兴产业,至少对于国内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
如果能够发展起来的话,恐怕对帝国税收的贡献不会比生丝产业要差多少,所以有了兴趣的他也就多待了会,听何斐图继续说着
。
“现在我们公司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