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身为帝国臣子,他有必要让天子知道帝国内的吏治问题有多严重。
当晚。回到栖身的官邸后,宋关前就是拿起了一支细毛笔,在铺快的纸上写了起来。他并没有用现在在帝国官场内快速流行起来的蘸墨水钢笔,而是继续用毛笔。
帝国的整个行政体系是建立在以前商贸区的行政体系下的,而商贸区的行政体系和传统的衙门甚至和西方各国的官方机构都有着极大不同,当时商贸区的行政体系极大的参考了那些洋行的行政体系,再有就是林哲的一些插手,使得目前的行政体系里。公文往来极多,而且写公文的时候不能含糊其辞。以往的时候官员报告一件事,顶多千把字而已。写的跟文言文散文似的,但是现在不行了。
公文必须用简单直白的话,同时还必须详细描述,设计的数据往往还得列表。
这来往公文多了,而且书写的字数成倍增加,人家当官的也累啊,于是乎很多人开始用洋人的蘸墨水钢笔,写起字来快得多,而且也方便。
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和宋关前这样,能写一手不俗的蝇头小楷的!
只见宋关前写出一个个蝇头小楷,他书写的速度极快,丝毫不比后世人用钢笔写字慢多少,而且写得快的同时,每一个都是字迹清晰标准。
文章的开头,他并没有用寻常公文的样式,而是用了传统的奏折格式,帝国目前并没有完善的奏折体系,来往公文一般不是直接送到林哲手上,而是送到各部门手中。
但是依旧保持了中高级官员单独向林哲上奏折的情况,而且这种奏折一般都是保密直接送到林哲手中,和满清的奏折制度比较类似。
因此宋关前在文章的开头,用的是‘外务部协办大臣,督办欧洲诸国外务,臣宋关前跪奏’接下来就是大篇关于吏治方面的内容,写到后头,还顺手弹劾了下督察院那边的不作为!
书写的时候,偶尔他还会停下笔来,然后查阅桌面上的一堆文件!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当他写完信封上的最后几个字后,把墨迹已干的奏折装进信封里,用印泥密封后,再装进一个木制的小匣子,同样亲自密封好后,这才叫进来了屋外候着着一个办事员。
“把这折子送回京师!”
办事员问:“是快马加急还是快船加急?”
宋关前却是摇了摇头:“不是加急折子,正常送就好!”
帝国内的邮政系统还是不太完善,基本上就是接受前清的邮政系统,但是并不归属政府所有,而是嫡属于统帅部之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