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天下局势,庞大的压力让他之前犹豫不决!
如今做出了决定了,但是僧格林沁却是没有感动多少的轻松,因为接下来才是生死未知的时刻,今后数天的压力会比现在要庞大的多。
和僧格林沁压力丛丛不同的是,现在的施清瑄却是心情好的很!
由青阳过睢水时,还极有兴致的带着十几个高级军官登上一个小山头饮酒赏景。
此时霜降刚过,平原土地上随处可见金黄色稻田。已经熟透稻子压弯了枝叶,大军之外,依稀可见衣衫破烂的农民正在抢收稻谷。全家老少都上阵,生怕晚了就会被这过境的大军糟蹋了他们辛苦一年的收获。
前头大军刚到的时候,这些田地里的农民一个个吓得全都跑了,后来见这支看起来穿着奇怪,头脑都光溜溜或者只有寸发的大军似乎不像是土匪或者官兵,这些一辈子兴许都没有离开过村子的农民自然不会知道这支大军是中华军。
见这些大军似乎只是路过。没有劫掠村子也没有和他们抢田地里那些已经成熟的粮食时,一个个终于是按耐不住。又是跑了回来收割粮食了。
不过也有几个倒霉蛋因为看起来见多识广,被中华军强征了去当向导。不过虽然是强征的,但是听说只要自己把附近的地形,河流还有村寨都标示出来,并把这些大军一路带到桃源县去,就会赏自己几个银元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哭着喊着表示一定为大军带好路。
这年头头顶上可没有卫星,而现在的中华军显然也没能力绘制各地的详细军事地图,所以除了苏松太以及浙北等少数地方中华军有着详细的军事地图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些不甚精准的大概地图,大多是中华军根据以往的地图,然后简单绘制,而没到一个地方,中华军为了不走错路,第一件事就是用各种手段找当地的向导。
同时尽管这年头大部分国人都喜欢当带路党,但是为了避免极少数向导居心不良,或者说向导本身也走错路,中华军抓向导一般都是抓好多个,交叉问路。
施清瑄等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自家大军行军的英姿,施清瑄喝的兴起了,就是诗词频出。
其他跟在他后头的中高级军官们大多是书生出身,虽然数年军旅生涯已经不会出口就来之乎者也,但是很多文人的东西是深入骨子的,也比较喜欢玩附庸风雅的事。
所以一时间众人也是跟着作了诗词出来,但是这些诗词的水平和施清瑄是诗词一样,都是属于打油诗的水平。
没办法,虽然说这些将领都自诩读书人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