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九十九章 教育改革(3 / 4)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464 字 2021-06-18

读小学。

而中学的话,暂时也对外招生,不过对学业要求就高多了,以后的话还是以小学的毕业生应考为主。

至于县级以下的官学的话,暂时官方没有计划进行,各地私塾可自行设立教学内容!

预备大规模办立的县小学和府中学,实际上目前也是个空架子,除了传统的经学。史论、策论外,主要的格物各科都得靠学生们自学。

为啥?因为没有老师……

自从七八月份知道恩科要考格物后。各地的县学、府学的学子们就开始苦读格物各科,但是教授他们的老夫子也是一窍不通。所以老夫子的最大作用就是朗读课本,至于讲解是肯定不行的了。

也就是说,要学新式学科,得靠学生们自己对着书本自学,难度是相当的高。

没办法,现在整个中国里懂的现代物理,化学这些的就没几个,教育部现在连帝国大学的老师都找不到几个,只能聘请洋人。到海陆的军官里借讲师。

至于各地中小学堂的老师嘛,现在没有,以后等那些自学成才的学子们留校任教后,才有可能出现第一批的老师。

有了县小学和府中学后,为了衔接中学到大学这个层次,同时又考虑到现在的所谓府中学也是水平极低,和后世的中学是两码事,所以教育部准备再设立三所高等中学,以充当大学预备学校。

即杭州高等中学、上海高等中学、南京高等中学。

招募的学生暂时面向全社会招生。只要通过考核者即可入读,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以后等几年各地的府中学走上正轨,可以提供一定生源的时候。其招生必然还是要以各地中学生为主。

而三所高等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报考帝国大学或者以后另行设立的其他大学。

如此整个教育体系就算是比较完善了!

只是对于目前的中华帝国来说,制定这个体系容易。各所学校办起来也简单,反正有地方就行。学生也不用愁,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老师!

万事开头难。反正林哲也不指望两三年功夫就把现代的教育体系弄出来,现在只要开个头就好,至于现在急需的人才,主要还得依靠这一次的恩科。

经过周密准备后,九月二十号,宣武登极恩科会试正式举办,从浙江、江苏、安徽甚至江西、福建河南等省份偷偷跑过来的学子一共九百多人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试。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后,十天后放榜,并决出了一百五十名中式的考生,而他们将会成为中华帝国首届科举的进士,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