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新编的第十七协防团和第十八协防团,其素质太差,只能编为丙等协防团,根本无法上战场,只能是充当民夫负责运输。
手中只有第八混成团和第十六乙等协防团可堪一战的徐言青。就算再有自信也不会选择在现在就对杭州发起总攻。
现在的他只能是选择对杭州实施有限的封锁,防止附近其他地区的清军涌入杭州城内,增加城内清军的防守力量。
“现在第九团和第十团都到那里了?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杭州?”徐言青把视线从杭州城头上收回来,问向自己的参谋长林茂。
林茂的年纪要比徐言青小很多。徐言青今年已经三十九岁,奔四的他正是一名将领的黄金年龄,这在余胜军中军官阶层里年龄普遍偏小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余胜军的军官主要来源于随营学堂。随营学堂招生一般都是要求考生年纪在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主要是集中在二十岁左右。至于年纪更小的也收,不过一般都是进入幼年班学习。
所以余胜军的军官阶层主要是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超过三十岁的都是比较少。
林茂同样如此,他今年二十八岁,虽然他和林哲同一个姓,不过和林哲没半点亲戚关系,实际上他也不是余胜军里占据主体的余姚以及附近州县的人,他是浙江湖州人,1853年秋加入余胜军,并进入随营学堂就读,和其他人一样随着余胜军的扩军逐步高升。
此人历任副连长、连长、督练处参谋司副司长,参谋司司长,督练处军令司司长,1856年秋夏之际林哲大规模扩充余胜军,相对应的提高了余胜军司令部各部门主管的军衔品级,他以督练处帮办兼署军令司司长授予中校军衔。
最近两年他一直在余胜军司令部内打转,升迁速度极快,而且长期在督练处任职,属于非常典型的参谋型人才,起事后林哲成立若干步兵师,他被调任第四步兵师担任参谋长,作为徐言青的副手,并再一次晋升为上校。
听见徐言青的问话,他当即回答道:“中午时分第九混成团的传令骑兵回报,他们在昨天攻克德清后继续南下,目前距离杭州应该不足十五公里,有望明日午时抵达!”
“第十混成团在攻克绍兴后,目前也已经抵达钱塘县境内,不过他们渡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两天内应该能够抵达!”
听到自己的参谋长林茂这么说,徐言青点了点头:“虽然慢了点,但总算是赶过来了!”
实际上,徐言青对第九混成团和第十混成团的行军速度还是略有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