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八章 改稻为桑!这特么才叫为国为民!(1 / 3)

苏牧兴奋了起来。

嘉靖这个大明王朝天花板级别的角色出场了,改稻为桑,也快了!

从大明的皇宫再到浙江,胡宗宪、海瑞、郑必昌、何茂才、沈一石……

这一个个或是朝廷大员,或是胆识过人,或是家财万贯的人物,便都会悉数登场,拉开一场权谋大戏。

到那时,大明朝最深的弊病,才会真正的浮出水面。

海瑞入京的那一刻起,也将奏响绝无仅有的篇章,留下青史留名的天下第一疏!

光是想想,哪怕今天已经敲了很多字,苏牧依旧不知疲倦的敲动着键盘。

在一番缓和先前激烈争吵余波的对话后,嘉靖帝终于还是将话题引向了他最关心的那个方向——赚钱。

先前张居正就提过“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情,嘉靖帝便先问起了张居正的想法。

张居正提出要给东南增加军费,剿灭倭寇,让海上能够通商,如此一来每年能够增加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而这时候,在这场廷议上一直以来都不怎么作声,像是真的年老力衰,精力跟不上这样激烈朝会的严嵩……

图穷匕见!

【在提到打通海上货商之路、跟海外商人通商的时候,张居正还在斟酌,严嵩立刻接过了话题。】

【这个想法张居正和臣商议过。】

【徐阶、高拱立刻看向张居正,而张居正的表情则是满脸愕然,轻轻摇头。】

【严嵩此刻继续道,如果海上商路畅通,接下来就是运什么去卖钱的问题。】

【一匹上等的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白银,如果卖到西洋诸国,则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

【现在应天是一万张织机,浙江是八千张织机,能不能增加织机,多产丝绸?】

【这回,嘉靖帝则是迫不及待的说话了。】

【当然能,关键是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

【严嵩则是立刻道,皇上圣明,历来蚕丝多是靠浙江供应,气候使然。】

【内阁的意思,干脆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一年便可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

【嘉靖又问,农田都改了桑田,浙江百姓吃粮怎么办?】

【严嵩立刻答复,从外省调拨。以往外省本就每年要调拨一百万石粮食给浙江,增加了桑田就再多调拨粮食。】

【嘉靖又问,外省调来的粮食一定更贵,桑农能愿意吗?】

【严嵩接着答,桑田产丝的收入比产量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