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5】老二无能,读了二十几年的书,却跟未读书,未遇师一样!(1 / 3)

上元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

在应天前往登州的官道之上,一行商队正在逶迤前行。

商队规模不小,前呼后拥,不下百人。

被护卫中间的马车上,更是无比豪华,巨大的马车甚至比一间房子还要大。

朱元璋马皇后等人,正在其中。

“标儿,此次北上,还是应当微服私访为主。”

“百姓生活不易,若是因为咱们家的私事,影响了百姓的生活,那才是罪过。”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朝坐在旁边的朱标说道:“虽然朝廷已经休养生息了将近十年,可是北方的大地上,还是一片荒凉。”

“国家只有以农为本,才能真正的兴旺大明,让帝国富强起来。”

官道之上,百姓十分稀少,即便现在已经是洪武八年,但是战争的创伤,并不是那么容易恢复。

自从扬州北上之后,官道上的百姓,更是越发稀少。

官道两旁的土地上,杂草丛生,狐鼠出没,看上去甚是凄凉。

朱元璋微微叹息,不禁有感而发,“百姓生活艰难,咱们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让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朱标自小就跟在朱元璋身边学习理政,对于朱元璋的政治理念,自然非常清楚,也十分认可。

“父皇,儿臣谨记,一定会与民休息,以农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朱标的回答,朱元璋十分满意。

身为农民出身的帝王,朱元璋非常清楚农民的意愿,也很明白农民吃不起饭的可怕后果。

所以,为了避免大明再出现一个朱重八,朱元璋重新丈量土地,分封百姓,实行轻徭役,薄赋税的政策。

大明的田税,除了浙东地区,其他地方的百姓,只需要缴纳百分之五的税收。

可以说,朱元璋对农民兄弟还算仗义,他想要农民兄弟都能吃上一口饱饭,但也只有一口饱饭而已。

在他的预想中,农民兄弟世代种地,有一口吃的,不需要其他诉求,祖祖辈辈种地即可,千万不要再起来闹事,万事大吉。

至于生活水平怎么样,精神水平怎么样?无所谓,并不重要,能活着不造反,有口饭吃就够了。

当初自己若是能有这样的生活,自己绝不会造反。

朱元璋的思想,完美的灌输到了朱标的身上,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这个接班人,十分满意。

在他看来,即便自己不在了,朱标也能接着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实现大明盛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