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集 县衙报备(1 / 3)

说实话,姜羽还真的就纳闷了,在秦朝这个时候,这样的一匹马可不是一个都尉能送得起的,而且也没这个权利吧?

但是,哑巴却表述就是上面的意思,让他从此就跟着姜羽了。

那还说啥呀,军方送来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第二天,姜羽坐上马车,朝县里赶去,回来要报道的。

而且你给乡里带回这老些来历不明的一帮人,怎么着也得担保办手续,给他们到县公安局重新换身份证。

涪县是个数万户的大县,最高的行政长官自然是县令了,这一万户以下的小县呢叫县长。

配合县令工作的是常务副县长兼司法局的局长就是县丞。

武装部长和公安局长呢被称作县尉。

这县中的三巨头都是由大秦政府委派,县以下的管制机构依次是乡三老的管辖,乡政府下面设有各个亭,由亭长负责管理。

咱们后面要出场的巨无霸刘老幺,参加革命前就是这个位置。

亭下面设有里,负责管理里的叫里正或里长,下设还有各个什和伍。

您是不是听着挺复杂的,实际很简单,在那个野蛮与文明交替的时代,大秦的这套制度还是很细致也很科学严谨的。

我给您总结一下就很清晰了,大抵上就是呢,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十什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十乡为一县,十县为一郡。

伍与什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各家相互监督纠察,谁家有点什么不合适的事情,官府很快就知道了。

俨然一副群众的眼睛就是雪亮的,这种制度下,什么偷盗及违法分子确实难以正常生长,就后世的间谍分子,你想在这种环境下猥琐发育都难。

当然,大秦政府下派的官吏也就到了县一级,县令,县丞、县尉,这都是中央直接委派的职务。

至于各乡的乡三老、亭长、里长啥的,都是由当地由名望的乡绅与士家担任,并非正式的官僚体系。而是通过乡规、民约等方式,间接的受到了皇权的控制。

秦朝的皇权不下县,但管控却直抵每家每户。

姜羽来到涪县县衙,挨着得拜见三位县中的大佬,咱说的拜见,还真得拜见。就是姜羽见到涪县三巨头,那也得跪下抱拳扣首行大礼。

那不是说姜羽是五级爵位的大夫吗?听着好像挺牛叉的呀!

那是咱大脑里有意识的放大了这个大夫的爵位,看扁了人家县令等大老爷的权势地位了。

在秦朝二十级爵位当中,从小到大的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