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见到自己这个“大兄弟”非得说笑几句不可。但是,今天却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样子。
转念一想,甘松记起昨晚上听别人聊天,说到翠花嫂子的男人回来了,问道:“你和刘海哥昨晚上吵架了?还是打架了?”
翠花嫂子的男人叫刘海,比甘松大十来岁,在甘松的印象中,刘海哥挣钱是一把好手。没娶媳妇的时候,他便是村里年轻人中最勤快的。娶了翠花之后,经常跑到外面去找活计干,听说现在已经当了小包工头,每年能够挣一二十万。刘海家在村子里算是小富人。
“小孩别关心大人的事。”翠花嫂子在岸板上和着面,不停地揉扯着面粉,力气特别的大,好像在发泄怒气。
甘松一边咬着馒头,一边道:“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你劝劝刘海哥。”
翠花嫂子的双手一停,头微微一偏。接着,又摇摇头,继续和起面来,道:“你刘海哥就是好面子,不喜欢我这个小妇人抛头露面。让我把饭馆给关了,还怪我开饭馆没有和他商量。”
翠花嫂子喜欢开玩笑,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但是,她的本姓甘松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村子里最刚烈的女子。因为刘海长期不在家,翠花不仅要承当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长期独守空房。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川南农村,因为“空巢妇女”数量很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时有发生,倒便宜了一些在家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但是,从没有听说翠花嫂子家发生过什么事?
曾经有人想打翠花的主意,被翠花黑着脸用扁担打断了双腿。
“你肯定不愿意关门。”甘松道,也想明白了两人吵架的原因。翠花嫂子开的不是饭店,是寂寞。她通过这个饭店与外界交流,打发时间,赚多少钱倒无所谓。
因为赚头不大,与翠花开玩笑又成为一大乐趣。薄利反而多销,翠花嫂子家的大馒头很出名,一些赶急的,或是修房的,干脆都到翠花的店里来。
翠花嫂子将面揉成长条,用菜刀在案板上“咚咚”地切了起来,切成馒头的形状,一边切一边道:“他不让我开店,我偏要开店。让他瞧瞧,我翠花可不是吃素的。不光他会找钱,我也会。哼。”
翠花将满腔的怒气都撒到了面粉上。
这时,刘海走进了店中,看到甘松坐在板凳上,黑着的脸强颜欢笑,道:“松娃子,这么早就吃早饭啊,我家翠花的馒头好吃不?”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刘海对翠花有意见,甘松还真以为刘海这是在夸翠花。仔细一看,刘海穿着发亮的西服。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