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不愿意上缴国库充公啊!时不时拿出来一点用,谁发现得了?
啧,要不说建安侯觉悟高,受皇上重用呢!
明德帝也在朝堂上表示“爱卿忠心可鉴”,不止封了建安侯时云起为“翰林学士”,还允其可自由出入四墨阁。
另外,明德帝还重新启用了时成逸。这也是时安夏所期望的。
她大伯父有能力,只要心不生歪,路不走偏,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为朝廷发光发热。
尽管职位低下,只是个典史,但还能入仕就很令时成逸惊喜了。
来之不易的仕途,他侄女重新给他铺好了。以后的路,要靠他自己走好。
除此之外,云起书院并入国子监,成为中央官学,也是北翼最高学府。
而国子监祭酒正是时云起。
纵观北翼整个历史,这个年纪的文臣有时云起如此成就的,绝无仅有。
他是北宣部尚书,是国子监祭酒,是翰林学士,是所有学子心中的向往,是纨绔子弟的榜样,是逆风翻盘的传奇。
京城百姓口口相传,京城世家集体麻了。
“时云起如同鬼魅一般乱窜。”
“这是什么形容?时云起也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好吗?”
“屁!他都没正经读过几本书,忽然就冒出头了,忽然就惊才绝艳了,忽然就声名鹊起了。”
“人家读没读书你能知道?都说了早年他被换的时候,是他帮那个死了的庶子代笔。人家一直很有才。”
“不不不,光时云起有才是不够的。他真正强在有个好妹妹。他那个妹妹才是个人物,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他妹妹,他还是一团泥……”
整个京城,议论时云起的话题几乎要盖过明德帝出征。
唐楚君坐着马车出行,一路都听到百姓说起她一双儿女。
马车里,还有女儿时安夏和儿媳妇魏采菱相随。
唐楚君回娘家,据说老国公唐颂林回来探亲。
唐颂林在乡下住了两年,老了,瘦了,像个粗野村夫。尽管他想摆长辈的谱,但如今护国公府没他说话的份。
巧的是,今日明家也上门来了。
郑巧儿亲自带人出去迎,丝毫没有护国公府主母的架子。
唐颂林牙酸,觉得郑巧儿没排场,上不得台面,堕了他护国公府的威严。
他那外孙女时安夏不是个好的,就跟透视眼一样把他看穿了,说,“外祖父是觉得大舅母不讲排场,上不得台面?那可是定国公府的嫡女,人家要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