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五章:乘风而起(3 / 6)

官皆可发言,以得圈多的考卷列于前位。

由于殿试时间紧张,没有进行眷录,读卷官若有遇到自己熟悉的字迹且赏识时,这位考生自然就比其他考生多了点优势。

而这也是会试之后,各位贡士迫不接待进行各种宴会的原因之一。

若有同乡的读卷官认出字迹,对方多画一个圈,名次可能就会往前跳几名。

除此以外,理论上说,一甲的第一名到第三名是由皇帝钦定。

但那是在内阁递交上来的考卷的基础上评定,万一在评卷的时候,内阁认为这份考卷没资格递呈到皇帝面前,那么就算写得再好也无用。

除非皇帝认识某一个贡士,点名想听他写了什么。

诶?

这个不重要!

此刻文华殿内,内阁五位阁臣来了四个,唯一不在的是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此举是为了避嫌。

四个阁臣手里都拿着一份考卷认真阅读着,时不时用红笔标识。

过了一阵,大家放下考卷,开始讨论起来。

这一届殿试水平很高,文章可谓妙笔生花、字字珠玑。

用百分制来打分的话,杨慎是独一档的99分,欧藏华是97分,邹守益、余本、许成名能到95分,其余贡士90到95分。

可文章内涵却有些...参差。

尤其是欧藏华,礼部尚书梁储抽出他的考卷,有些惆怅的评论道:“其余都好,唯独这兵农一致...有些异想天开。”

文渊阁大学士·费宏抚摸着胡须,随和的说道:“颇有几分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岳家军的意味。”

太子太傅·刘忠摇了摇头说道:“比岳家军更甚...我无法浮想,天下哪有这般的军队?”

“如此,诸位以为这篇该如何排名?”李东阳看着三人,缓缓问道。

梁储微微皱眉,虽然想法很天真,但也这有这一题,别的题目回答还挺优秀的,便开口道:“可为传胪。”

“善。”费宏点了点头,同意了。

刘忠甚至觉得传胪还高了,哪有进士这般不切实际、匪夷所思的?

但看李东阳没有开口,便也点了点头。

接着,阁老们继续阅卷,然后挑选出明天用于读卷的考卷,共计12卷。

第2/2页)

三月十七日辰时,正德皇帝一脸喜悦的来到文华殿,听读卷官在御前跪读。

朗读完毕后,司礼监官接卷放至御案,再由下一个读卷官朗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