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似乎是个很不错的法子。这不,就听朱元璋开口说道:“这个法子不错,一旦用好了,便能汰弱留强,官场上留下的,就都是能做事的官员。”之前说一条鞭法的时候,朱元璋都没有点评,但是,他一听这考成法,就立刻点评了起来,这让万历皇帝敏锐的注意到,太祖皇帝非常欣赏这个考成法。不过他刚想到这,就听到朱元璋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个考成法,也要看是什么人用,如果说定下的目标,要官员做的事情,都是不切实际的,或者难以完成的,那执行起来就会有问题。”朱海军听到他这话,不由得很是佩服,当即对朱元璋说道:“没错,这个考成法虽然好,但是也有缺点,就是父皇所说的,要各级官员去做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完成,是不是超出能力范围之内,也是有讲究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考成法的有效性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考乘法出来之前,对官员的考核是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但是这种考核往往成为党争的工具,因为具体评判的标准不明。而考成法实施之后,各级官员做了多少事情,结果如何,都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又都有官员建议重新启用过这个考乘法来应对某方面的事情。但是,崇祯皇帝太心急,对于考成法的目标,给的要求又太高,以至于底下的官员根本就难以实现,从而彻底摆烂。当然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是他自己说的,和崇祯皇帝没关系。在张居正死后,文官就以不符合祖制为由(可不就是张居正想出来的法子),废除了考成法。此时,就听朱海军总结道:“按照你们的科举制度,只要中了进士,就一定可以当官。但是,实际上有的人读书厉害,但是要想当好官却不一定行。”“这考成法,就能把一大批不适合当官的,还有一些靠熬资历的官,都给考核出来。确实能做到,让各级官吏以他们的才能来评判他们的当官能力。”朱海军说到这里时,忽然感觉这个考成法有点像后世的kpi考核法,就是以结果论,做的不好,成绩不达到要求,那就会被淘汰。当然了,他工作其实并没有太长时间,就因为喜提金手指就自己创业了。因此,到底像不像?他也只是一个凭印象的估计而已。朱元璋在听完朱海军的话之后,看向万历皇帝,表情严肃的说道:“大明到了你这一代,已经过了两百多年,效率低下,官员众多,用这个考成法,确实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