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67章 祸水东引(二)(2 / 5)

作为大顺皇帝特使,宋康年啰啰嗦嗦,颠来倒去,说了一车轱辘废话,核心思想就是十个字:要枪支弹药,要谷物粮草。

但周进却不同意,他说道,“你们又不属于冀国公府一系,凭什么按照冀国公府一系主力的后勤标准,配发装备粮饷?真把我们冀国公府一系当成冤大头了?”

“除非……”周进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宋康年追问道。

“除非大顺军营中,允许我们派遣一支军事观察团,观摩大顺和大西双方的交战经过,看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要不然,你们空口白牙,就说和大西军队拼杀得你死我活,结果却只是演戏给我看。那我不是被你们白白地欺骗了么?”周进解释道。

这样一说,也有道理,宋康年不禁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大顺军营中有了冀国公府一系的军事观察团,便意味着大顺内部对于冀国公府一系而言,再也没有任何秘密,哪怕是用脚趾头想,宋康年都知道此事不可轻易答应。

但若是不答应,不说和冀国公府一系彻底闹翻,大顺军余部连一块地盘都没有,钱粮物资也极为短缺,还能不能坚持到明年,都是一个大问题。

总之,冀国公府一系的钱粮、装备很不好拿,但大顺军又不能不拿。

经过一阵反复拉锯,大顺皇帝李鸿基原则上同意了周进所设置的这个条件。

他是这样想的,大顺军目前可以允许冀国公府一系军事观察团的存在,但等他得到蓉城,获得给养,再将冀国公府一系的军事观察团礼送出境也不迟嘛。

最终,双方决定,冀国公府一系以内部预备役师的标准,分期向大顺军提供补给,支持大顺军入川作战,但大顺军须得接受冀国公府一系安插一个总人数不超过一百人的军事观察团,并保证其人身安全。

事情商定之后,宋康年便带着这个军事观察团,押送着大批钱粮物资和武器装备,包括五百步射程的燧发枪一千支和十万发子弹,重返大顺余部所在地了。

随后,他们将长途跋涉,经由汉中府入蜀作战。

“大顺、大西两强相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估计现在大西皇帝张敬轩的头发都快要急白了。当年义军领袖的名头,他没有争得过李鸿基,现在更没有将李鸿基拒之门外的底气啊。”张安世感慨道。

随后,他又表扬新编豫军总兵李信的这一计“祸水东引”用得妙,至少解决了两家流民军政权之中的一家,减轻了冀国公府一系统一天下的作战压力。

“大顺军余部入川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