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35章 强买强卖(一)(3 / 4)

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

至于附郭京城,在天子脚下做地方官,那就更不用说了。

国子监司业王允转任顺天府尹之后不久,便推荐了他的老部下,即国子监助教赵光南转任大兴县令。

国子监助教秩从七品,大兴县令秩正六品,赵光南的这次升官,可谓连升三级,自然令他欣喜若狂。

唯一让他苦恼的是,这大兴县衙设在安定门南的教忠坊。

要知道,北平城中,王公贵族云集,六部堂官、司官更是如过江之鲫。

可以说,这里面随便拎出哪一个人,都是他这个大兴县令所得罪不起的。

赵光南在正式上任前,他的顶头上司,即顺天府尹王允,便和他谈过一次话,授意他做这个京县父母官,务必要对上谄媚,对下骄横,才能尽早稳住局面。

赵光南乃读书人出身,外儒内法的道理,他又如何能不懂?

有顺天府尹王允替他撑腰,赵光南虽然在这个大兴县令的位子上,做得四平八稳,游刃有余,但上头有无数个紧箍咒的感觉,毕竟让他很是不爽。

若是按照周进的提议,将大兴县衙搬迁到紫檀堡,虽然离城才二十里地,但总好过在一大帮上司们的眼皮子底下办公啊。

更为重要的是,紫檀堡便属于大兴县管辖范围之内,紫檀堡一带发展起来,除了能让大兴县的老百姓们得到更多挣钱的机会,保证钱粮赋税的征收如期完成之外,还能让大兴县增加更多商税,这也是他大兴县令的功劳。

除了周进、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投资人之外,他赵光南比谁都希望紫檀堡的开发建设不要停,最好能如期完成,让北平城中的老百姓们看一看,以紫檀堡为中心的东郊这一块,在他赵光南县令治下,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兴县衙搬迁,有助于紫檀堡一带集聚更多人气。哪怕不全部搬过去,就把县衙六房中的户房、工房、兵房等搬过去,那也很好,到时候他便可以两头办公,以便于他推托一些有违法纪的私事。

但是,赵光南县令虽然从原则上支持县衙搬迁,但这个重大议题,却不能由他赵光南来提出。

要不然的话,上司们是不是就会想,他赵光南是不是想“躲在郊外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他是不是要在紫檀堡搞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再也不接受上司们的监管了?

人言可畏,其心当诛,赵光南县令肯定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因此,赵光南县令便对周进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