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24章 徐同道的收获(4/5)(2 / 3)

返回1998 木子心 2040 字 2021-06-18

就不差,要不然之前中考的时候,他也不会成为他们初三四个班,考上县二中的五人之一。

其实,不止这只叫花鸡,实际上,黄安民今天做的几道菜,包括那道菌王汤,徐同道都把做法记下了。

这不仅得益于他不错的记忆力,也得益于他不错的厨艺底子。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本身就有不错的厨艺底子,学习能力又强,而黄安民今天做得菜又不多,记住黄安民那几道菜的做法,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难。

虽说,他未必能复制黄安民今天做的这几道菜。

但模仿个七八成,他还是有信心的。

相比其它几道菜和菌王汤,徐同道对这道叫花鸡更有兴趣。

他打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亲手多试做几次,模仿不出十成的味道不要紧,他相信只要自己试做的次数够多,再结合自己做菜的经验和心得,对这道叫花鸡的做法略作调整。

那就算他无法百分百复制黄安民做出来的效果,但应该能做出另一种味道各有千秋的叫花鸡出来。

这……就涉及到一个正宗和不正宗的问题。

如果将黄安民做的叫花鸡,定义为“正宗”。

那他徐同道以后改良过的叫花鸡,就是“不正宗”的叫花鸡。

但这一点,恰恰是他徐同道从不在意的一点。

原时空,他做厨师的那几年,厨艺学的快,提升的快,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想过要百分百复制别人做出来的效果。

包括他当时的师傅——葛良才。

徐同道也没想过要让自己做出的每一道菜,和葛良才做出来的如出一辙。

因为他知道那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想要把一道菜做得和别人如出一辙,难度太大了。

而如果换个思路,把别人做菜的手法和原理,都琢磨明白,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研究出一道让自己满意的菜出来,反而会容易很多。

至于,正宗还是不正宗?

有那么重要吗?

只要自己改良后的那道菜,味道也很出色,那就算不正宗又怎么了?

学做菜,又不是学生时代的试卷考试,有标准的答案,不符合标准答案的,全部都是错的。

徐同道认为做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正宗不正宗,也只是一个虚名。

真正把一道菜做出来,端给客人的时候,有几个客人会管你做得正不正宗?

对九成九以上的客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