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鬼。所谓的遇鬼什么的,其实都是以讹传讹,要不就是自己吓自己闹出来的。”
“就是,这朗朗乾坤的,哪有什么鬼?我说哥们,这天色不早了,你又是单身一人,可别自己吓自己……”
这群驴客皆是不以为然,还有人拿莫言开着玩笑。
“一群拽娃子,哪个说这世上没得鬼嘛!”
众人正说笑间,一个声音却突兀的插了进来。
来人是一个干瘦的老头,穿着土布的褂子,卷着裤脚,身上背着一个药篓。
莫言一看就知,这是一个住在葫芦山附近的采药人。
葫芦山里的植被资源丰富,尤其盛产各类药材,每到适合的季节,都会有人进山采药。不过,这种采药也是受到限制和保护的,并非什么人都可以进山采药。除了森林公园管理处下发的采药许可证之外,采药人必须是葫芦山附近的山民。这种选择有几个好处,首先,这里的山民都是土生土长,对山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受父辈影响,对山里的中药材能做到合理采集,不会竭泽而渔。此外,这些采药的山民各个都是踏山脊如平地的人,能有效的配合管理处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说巡山,防火,甚至是救援工作……
用宛陵的地方话来说,每个采药人都是这座葫芦山的地理鬼。
看见这采药人,莫言顿觉自己失策。
“我真是糊涂了……这些采药的山民各个都是地理鬼,没有比他们更熟悉葫芦山的人了,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呢!”
采药老头的出现,让这场闲聊愈发的热烈。
有人道:“这位老爷子,你可别吓我们,这山里真的闹鬼?”
采药老头将药篓放下,点着随身携带的旱烟,道:“哪个吓你嘛,老头我说的可都是实话……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心,咱葫芦山里的大仙不伤人。”
大仙?
众人皆是好奇,有人便问:“老人家,你刚才说的是鬼,怎么这会儿又成了大仙?”
老头笑道:“鬼是你们山外人的叫法,我们这里叫鬼仙,鬼仙鬼仙,可不也是仙嘛?”
莫言道:“老人家,我就住在这山脚下,怎么没听说过这回事啊?”
老头笑道:“你是那片别墅区的人吧?”
莫言点头道:“对,就在后山脚下。”
老头道:“那片楼子盖起来连头带尾也不过几十年,你没听说过很正常。这些事也就咱山里人没事唠叨几句,而且还都是老人,别说是你们这些外人了,就是连我家几个儿孙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