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拉开布帘,是一把寒光四射的宝刀,董青在一旁说道:“为了主持这档节目,我临时抱了一下佛脚。从这把刀的造型来看。应该是唐刀中的横刀对吧?”
秦学兵微微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唐刀中的横刀。”
董青说道:“那好,小秦,请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把刀的。”
秦学兵回想起当初大青山的事。不由莞尔,不过那些事自然不能说出来。于是说道:“几个月前,我们三个人去东北大青山旅游。在山里迷路,只能随便选择一个方向走出大山,正好碰上一个小村庄,然后当时我就提议一起掏老宅子。
那个地方非常偏僻,喜欢掏老宅子的人也不会去,但那恰恰是我们的运气。我们当时淘到一件元青花云龙纹铺首罐、一副黄慎的人物画、一本黄道周的手稿《石斋集》、一件宋代磁州窑黑釉观音像,还有就是这把刀,一共五件东西。”
秦学兵一边说着,蔡老师在一边苦笑,这哪是去捡漏,简直就是去抢劫,谁能一次捡漏捡五件,还一件比一件珍贵。
“当时我刚开始搞收藏,身上也没多少钱,分东西的时候,他们俩出现金把好东西收走,最后把这把刀留给我。”秦学兵最后说道。
“蔡老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小秦当时捡漏的那些物件到底值多少钱吗?”董青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话题。
“这个得让小秦自己说,毕竟我没见过实物,不好定价。”蔡老师没有贸然断价,毕竟元青花时期不同,价格也相差几十倍。
“当时我们是这么定价的,《石斋集》手稿2500万,元青花云龙纹铺首罐800万,黄慎人物图100万,磁州窑黑釉观音像20万,这把唐刀作价三十万。”秦学兵说道。
“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价格,你们捡漏的物件总价值3450万。”
董青记下这个数字,又道:“蔡老师,现在请您鉴定一下这把唐刀。”
蔡老师是一个风趣的老人,很详细地为所有人解释唐刀的起源、发展、影响:“可以说,国内至今没有唐刀出土,这把躺倒填补了这一空白,让我们炎黄子孙能够看到曾经纵横九州最强大的武器的实物,是考古界、学术界和收藏界的重大发现。”
董青又道:“蔡老师,您是说,这把唐刀是孤器?”
蔡老师重重地点头:“没错,是孤器,是独一无二的。尤为难得的是,它的刀身,寒光闪烁,刀气逼人,这意味着什么?千年不腐不朽,象征着最顶级的锻造工艺,就算现在的技术也锻造不出这样一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