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五六章:惊天宝藏 下(2 / 4)

奇门相师 小相师 3095 字 2021-06-18

满了字:“没错。这些是金文,上周时代的文字,而且字数还不少,对研究上周文化意义重大,完全可以比得上散氏盘。”

散氏盘,西周晚期著名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矢人盘。

散氏盘高圈足,左右两耳,满器施饰,庄重华丽。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

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文》在技巧上的着重点。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文》的魅力所在。

散氏盘从书法方面来看, 《散氏盘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粗犷遒劲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金文瑰宝。

而这件青铜盘与散氏盘虽然有些诧异,但却同样精美,且字数更多,对研究金石文化、商周文化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能不能跟散氏盘相提并论,那可不是我们说的算,而是要那些顶级专家说了才算。”

欧阳战军笑着说道:“散氏盘本身精美毋庸置疑,但它在书法上的成就做出突破性的贡献,所以珍贵无比。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铭文上的内容及意义。”

散氏盘的铭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的事。大意是说:矢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和议之时,矢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矢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矢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矢散两国的正式券约。

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也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金文,但我们并不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