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是因为乾安帝的意愿已经很明显了。
随后就是万山和奏报上的各级官员封赏,不过这些封赏乾安帝没有独掌乾坤。
而是交给了礼部和户部商议,并不急于一时。
。。。。。。。。
宁国府,宁安堂。
这宁安堂和荣国府的荣庆堂一样,都是后宅待客的厅堂。
平日里没有后宅夫人过来坐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空着。
因为不管是尤氏还是秦可卿,都很少过来这里。
今天贾母带着两位太太和一群小辈儿过来坐客,倒是让宁安堂热闹了起来。
贾母坐在高榻上笑呵呵的说道:
“你们有心了,是孝顺的孩子。不过我就不在你们这边住了,今儿就回去。也就是这些孩子愿意热闹,要不然我也不折腾这一趟了。”
从荣国府到宁国府,至少要一个小时........
两府后面空着的地方就有三里路!
贾母又上了年纪,就算是坐马车也不愿意折腾着。
今天也是因为这边三番五次的来请,再加上宝玉和姑娘们一直撺掇,这才拗不过他们过来了。
尤氏掩着口笑道:
“哎呦~我的老祖宗,您就可怜可怜我们老爷吧!我们老爷整日念叨着要接您过来小住几日,说是尽尽孝心。往日老祖宗偏心不过来,今儿过来了不住个十天半个月的,哪里好能回去的?!”
贾母哈哈大笑了起来,看向下方坐着的贾珍说道:
“你这孩子的孝心我知道,只是不习惯在这边住。”
贾珍今年也不过三十多岁,小时候也是在贾代善和贾母跟前长大的。
那时候他爹贾敬几乎都是住在太子府的,娘亲又早逝,也就是在贾代善和贾母那边才能感受到亲情。
所以他对贾母是真的孝顺,时常过去请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送一份过去。
听到贾母说话,贾珍笑着说道:
“那可由不得老太太了,老太太如今来了,再想回去可难了。便是两位老爷来接,也是接不回去的!”
贾母哭笑不得,又见尤氏和秦可卿来央磨自己,最后无奈道:
“好了好了,我在这边住两日就是。就住两日啊!”
没有宝玉和姑娘们在身边,贾母会觉得没意思。
尤其是宝贝孙子不在跟前,一日不见都是想的。
贾珍笑的很是高兴,贾蓉也在一旁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