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次而已。
前面两次都是夺得天下,你们这些武夫能跟人家比吗?
后面这次夺门之变,那也跟夺得天下……没什么区别,所以其本质还是相似的,大肆封爵也可以接受。
但你们不过灭了一个小小倭国,就想要如此大肆封爵,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些!
杨一清的仗义执言,很快就得到了文臣缙绅的一致认可。
王鏊、费宏、王鉴之、丛兰等朝堂公卿纷纷出言附和,反对皇帝陛下滥封爵位。
要知道皇帝陛下给出的这些爵位,还不是什么流爵,而是一个个都拥有世袭诰券!
这也就意味着,真要是这么册封下去,那大明就会凭空多出十个世袭罔替的侯伯!
文臣缙绅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暗中削废的武勋也不过才这个数量,现在倒是好了,皇帝陛下金口一开就给补回来了,这不是纯纯恶心人吗?
“呵呵,什么叫做只要参与了就可以封爵?”
面对群臣的指责,汤昊丝毫不慌。
“比如临江侯马永和济宁侯邓伯颜,二人为了配合朝廷大军,深入倭国敌境三年之久,随时都有可能葬身异域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可是他们抱怨过吗?他们放弃过吗?”
“他们非但没有,还一直在顽强地执行任务,最后等本侯率主力大军抵达倭国,如此才里应外合一举扫平了这些倭国贼兵,难道这份功绩还不够他们封侯吗?”
身处异域敌国三年之久,配合朝廷王师扫平敌军,这确实是一场让人动容的功绩!
饶是杨一清此刻都无话可说,换做是他还真的做不到!
想想看,在倭国境内,跟倭人虚与委蛇,时刻谨慎小心,不然随时都可能会身死,这种艰难处境换做是谁都会忍受不了,更别提他们二人还忍了三年之久!
“他们二人理应封爵,本官无话可说,但自仁宣以后,封爵都是从伯爵开始,哪有一开始便封侯的道理?”
杨一清到底是率军打过仗的,回想起这些将士浴血奋战的场面,也不由为之心软,语气随之缓和了下来。
马永和邓伯颜封爵可以,但没有直接封侯的道理,最多给个公就行了。
“杨尚书难道忘了,陛下方才可是开了金口,一应赏赐提高标准,所以本该封伯的二人此刻封侯,难道不应该吗?”
汤昊笑眯眯地追问道。
这下子,杨一清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马永、邓伯颜理应封伯,结果现在成了世侯。
后面这些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