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39章 商贾(3 / 4)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3169 字 11个月前

这话,铁匠们顿时心中一凛。

此刻这座荒废日久的超级船厂,早已经是人声鼎沸喧闹无比。

“对了,侯爷,您走之后不久,就有一群商贾前来拜访,都是江南那边赫赫有名的豪商巨贾!”

半个时辰后,汤昊走进大堂,所有商贾全都起身行礼,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到时候船队换回了一些外邦货物,同样需要一批商贾帮忙出手。

毕竟这位中山侯爷背后站着的人,可是大明皇帝啊!

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白,中山侯爷给出的待遇是好,可是这钱确实不好拿啊!

汤昊嗯了一声,没有过多理会。

他们直到来了这清河船厂,才终于明白“中山侯”这三个字的含金量,说是当朝第一实权勋贵都丝毫不为过!

“既然享受了福利,那就要承担义务,所以这件事情没得商量,必须要落到实处。”

毕竟,他们是商贾啊!

华夏历代王朝,税收来源大多数也是农税,所以一直以来倡导的是农业立国的基本国策,重视农桑这是历代帝王都必须要坚守的国策。

为此,针对于以物换物、赚取差价的商业,对于那些满身铜臭、追逐钱利的商贾,在帝王的眼里一直都是属于干扰国家安稳的危险因素。

因此,自商鞅以来中国就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大明王朝同样如此。

太祖朱元璋为了将老百姓给禁锢在田地里面,安分守己地踏实耕种,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比如那“路引”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路引上面不但要标注好姓名、年龄、籍贯、相貌特征、出行原因及返回时间等一系列东西外,而且还异常严苛发放,基本上没有什么要事官府就不会给批!

说白了,没有路引,就会被当成流民,连城都进不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放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的,腿都给你打断!

而在这种严苛大环境下,到处流窜经商逐利的商贾自然就成了官府的眼中钉,成了最不安稳的危险份子。

面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太祖朱元璋决定实行海禁,杜绝民间一切海外贸易,避免商人群体过于庞大。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方面,首先可以削弱倭寇对沿海居民的不利影响,促进沿海居民正常生活。

其次就是限制商业发展,让更多人共同发展农业,避免流动性过强的商人群体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太祖朱元璋还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人的地位,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