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34章 规矩!(2 / 4)

大明第一莽夫 朕闻上古 3113 字 11个月前

取一笔饷银就回家耕田种地了,因为他们缺胳膊少腿儿的,也不可能继续留在战兵里面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笔饷银即便中山侯给的再丰厚,也迟早会有用完的那一天,可是他们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回家基本上也干不了重活,下半辈子估计会过得很是凄惨。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凶恶的中山侯,竟然会兑现了他当初的诺言,绝不亏待任何一个有功将士,直接让他们升官了。

最低的人,都是卫所千户起步,这可是真正的军官啊!

而其余没有升官的将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对汤昊心悦诚服,才会振臂高呼。

因为他们迟早也会有这么一天,面临伤残退役,到时候他们该拿什么养家糊口呢?

现在,中山侯给了他们答案。

你们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浴血搏杀,后续问题完全不用你们操心!

在这一刻,军心彻底凝固,士气高涨如虹!

汤昊摆了摆手,示意将士们安静了下来。

“升官的,可以先回去带上家人,一月之内抵达山东相应卫所报道。”

“发财的,也可以将银钱邮寄回去给家人,本侯保证可以送到你们家人手中。”

“其余将士,驻扎在这清河船厂,以后此地将会是我们的大本营,很长一段时间内本侯都会驻守此地。”

得到了这個命令,三军将士彻底放下心来。

随后汤木和左一刀就开始了安排,带着两千三百余名战兵进驻清河船厂。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从南京龙江船厂和淮南清江船厂征召的匠人队伍也陆续抵达。

而汤昊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露面,依旧研究着郑和留下来的那些珍贵资料,尤其是那些战船资料。

大明造船除数量多以外,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船体增大,二是船型名目繁多。

大明船舶最大的,要算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宝船,“长肆拾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

根据大明规定的斛斗称尺制度,这一尺相当于三十一厘米,依此换算,大宝船的长与宽约为一百三十八米和五十六米,载重量约为两千五百吨,排水量为三千一百吨。

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在其著作《西洋番国志》中,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这样的巨舶,不仅“盖古所未有”,而且达到了十九世纪以前世界上木帆船的顶峰!

因此,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指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