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法,就能够澄清吏治了吗?”
“文臣缙绅把持朝政了这么多年,吏治腐败贪腐横行,对多少犯案官员都是小惩大诫上下包庇,然后结果呢?”
私底下交流,他倒是没有摆出钦差大臣的姿态,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王鏊,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事实上,文臣缙绅就是这么做的。
剩下那小部分,也是个个面色如土,随着时间流逝,也走了个干净。
“如果你来得早一点,就不会再说出这句话了!”
汤昊摆了摆手,打断了王鏊的说辞。
“朝廷俸禄微薄?只是底薪微薄罢了,算上朝廷给予官员的各项优待,算上士绅因为功名特权而减免的赋税,你们还怎么好意思说朝廷俸禄微薄?”
这个新奇角度,倒是一下子给王鏊整不会了。
士绅因为功名而减免赋税,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不要露出那种疑惑茫然的眼神!”
汤昊注意到了王鏊的神情,顿时嗤笑道:“朝廷优待读书人,这是朝廷给予读书人的恩德,并不是读书人天生就该享受这样的特权!”
“你们好歹也是读了圣贤书的,一个个得了朝廷恩惠却没有丝毫感恩之心,还大言不惭地叫嚣朝廷对待官员严苛,朝廷给官员开的俸禄微薄,那些圣贤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
王鏊再次沉默了。
这中山侯话语刺耳,但说的却是事实!
天下间的读书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功名特权士绅优待,这是他们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换来的,跟朝廷有什么关系?
但是,包括王鏊自己在内,他们都快忘记了,要是朝廷不坚持这等优待读书人的国策,就算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也根本享受不到这些特权优待!
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忘恩负义啊!
“老百姓是朴实的,也是善良的。”
汤昊看向王鏊,郑重开了口。
“百姓最大的述求,仅仅只是能够吃饱穿暖,能够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安心耕种,仅此而已!”
“可国朝这些朝堂公卿和帝王将相,地方上这些官老爷们,好像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官府存在的意义,不只是为了收税,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为了收税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那这样的朝廷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此话一出,王鏊脸色大变。
“汤侯,慎言!”
你可真是胆大包天,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