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朝议(3 / 4)

恶,瞧好吧。”

……

次日一早,宣室殿。

刘据一身朝服,手捧一块空白笏板跽坐于右侧首位。

下首是以丞相赵周为代表的一众文臣儒士。

齐王刘闳果然也被召来了,他跽坐于大殿左侧首位。

下首则是以大将军卫青为代表的一众勋贵武侯。

至于刘彻养的那些方士,他们本身没有实际官职,没有参加朝议的资格。

这点刘彻心中还是有分寸的,不会轻易因此破坏了祖制。

再者说来,若非那些方士给不出他想要的答案,他也没有必要特意召开这次有别于早朝的朝议。

朝议开始之前,苏文率先自偏门进入殿内,大声宣读刘彻的夸己诏。

诏书很长,几乎从刘彻掌控朝纲开始,一直说到最近的毁堤淹田,列举了他在位期间的各种丰功伟绩。

总结下来其实就一句话:

“朕的功绩已堪比黄帝,最近的种种吉象也已表明,朕是时候举办封禅大典报功于天地了!”

听完这封夸己诏,刘据瞬间就没了早起的起床气。

这算不算又是个机会?

刘彻虽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雄主没错,刘据也承认这位父皇的确有封禅的资格。

但如果自此之后,就开始一年祭天,一年祭地,一年祭五畤,三年转一圈,五年封一次禅,还不定时且不间断的东海访仙和全国巡游,耗费难以计数……

那就绝对可以说是祸国殃民了好么?

而刘据无比确定的是,刘彻在这次封禅之后就是这么干的……

这也正是他在博望苑时劝阻刘彻举办封禅大殿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他就喜欢干这种既能成就小我,又能造福大我的事情。

只不过这次与上次不同,这次可是满朝文武齐聚一堂的朝议。

刘据实在不太确定,在这种场合中让刘彻下不来台的话,会不会在被废掉太子之位的同时,死的很有节奏感?

与此同时。

宣室殿一隅,董仲舒正抱着一个装有简牍的木盒,既激动又感激的望向刘据脊背:

“殿下,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

“老臣才补齐了楹鼓大礼的礼仪章程,陛下就举行朝议商议此事,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此前多亏了殿下提醒,否则老臣怎有机会立下如此大功?”

“请殿下放心,老臣已经在书中署上了殿下的名讳,还特意放在了老臣的名字之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