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92章,盛世代表与第1次推恩(4 / 6)

结果这么庞大的家业,他们一点份都没有。

要知道这个诸侯国的建立,也是他们出了一份力的,这些庶子们认为自己天然就有一份继承权。

总之因为这些这一次上谷国的推恩令,四方的诸侯国引起了骚动,吹枕头风的小妾可谓是比比皆是,嫡长子和庶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变得明面化了。

各方诸侯后宫明争暗斗,导致了大汉的诸侯都在埋怨陈馀,什么时候死不好,偏偏这个时候死,弄得他们家里都不安宁。

大汉历九年,九月。

处理完上谷国,推恩事宜之后,丞相张良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转向从广阳郡,经过海路抵达辽东。

他代替徐凡这个天子,巡视慰问辽东的诸侯,并且代表天子,代表朝廷,在当地召开辽东诸侯大会。

这也是大汉获取了辽东的地盘后,第二次有朝廷代表踏上辽东的土地,第一次在辽东召开全辽东诸侯的大会。

四方辽东诸侯得到命令之后,开始齐聚平壤城。

九月十七日。

张良从许重召的诸侯国登上辽东。

张良在船上看到许国码头是极其惊讶的,因为他从朝廷邸报了解的情况,辽东是个贫瘠之地,即便是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片广袤的土地也只有200余万人口(只统计辽东诸侯的人口。)比不得中原一郡。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码头就有几十艘海船,而且码头还是石制的,各项设施也极其完备,完全是一个繁荣的海港城市。

“许重召见过张丞相!”张良的团队刚刚登上码头,许重召前来迎接道。

张良淡然道:“许侯客气了。”

然后张良瞭望码头四周看了一圈,港口后面是一个极其繁华的城市,他能看到酒馆,客栈,热闹的市集,甚至还看到了一个鱼肉加工厂。

从这个码头就可以看出,许国的繁华,并不输给中原多少。

张良赞叹道:“许侯治理地方的才能不差,要是留在大汉境内,未必不能位列三公,宰执天下。”

许重召笑道:“某莽夫一个,哪里懂治理天下,这都是丞相田齐的功劳。”

从徐凡三番五次的教育自己的属下,甚至达到了见缝插针的程度,就可以明白他的这批属下素质真不是很高。

领兵打仗还可以从凭借着战场的经验杀出来,但治理天下却很难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没了徐凡在上面叮嘱,能主动学习的几乎没有。

一般的情况下,大汉的诸侯们都是无为而治,除了收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