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35章,有信誉和天命所归(5 / 7)

疑惑笑道:“南郡秦军没有舟师部队,他们自然没有办法利用大江阻碍将军前进。而以南郡此时的局势,秦军根本不敢出城,不然他们必定会被南郡豪强出卖,所以对秦吏来说,主力汇集在江陵城是最好的选择。”

徐凡摇头道:“秦吏这就是没有分清楚自己的敌人和盟友,他们既得罪了本地的豪强又没有拉拢占据多数的南郡百姓,一味靠着强悍的武力统治南郡,当他们的武力不足以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百姓的汪洋大海当中了,刚过易折,不施仁义就是这个下场。”

张良想到前几日他看的《大秦各阶级风险》这本书籍,当时他是惊为天人的,认为这是堪比《太公兵书》的宝典。

现在张良听徐凡这方面,发现按照上面的划分,除了最上层的始皇帝,秦吏还真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路过长江之后,整个南郡可谓是无险可守,徐凡接下来的行军反而不是以直接摧毁江陵城的秦军为主。

而是散开大军,攻略南郡州县为主,徐凡命令各部保证秋收为重,严禁他们骚扰百姓,损害百姓的粮食,同时为南郡百姓打击盗匪土匪等破坏南郡秩序之人。

就这样徐凡边行军,边接收南郡的州县,行军10日,当徐凡带领4万多大军抵达江陵城下的时候,整个南郡20余县,他已经接收了15个县,义军无缝连接的统治了大半个南郡。

始皇帝36年8月20日,江陵城下,义军中军大帐。

行军的如此顺利,所有人都兴奋的商议如何攻破江陵城。

季心道:“将军,南郡豪强共敖愿意为将军献出江陵城。”

“共敖?他有什么背景?”徐凡问道。

张良向徐凡科普道:“共姓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属下的共工氏,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或名号为氏。共氏源远流长,渊源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共工氏“。

共工实际上是上古官职之名,专掌水、工两责。姜垂,为尧帝时期的共工,世袭之职。世人曾有言谓炎帝之后,姜姓能继其世者,曰共工氏。

但楚地共姓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贵族的后代,属于以共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封王室贵族于共邑,其后裔以封邑为姓氏,称共氏。共敖想来是楚国大贵族之后。”

“大贵族,秦人可不会认楚国的贵族。”英布冷嘲热讽的说道。

义军当中贵族出身的将领极其少,只有陈晓和张良,陈晓资格老,对义军的帮助大,英布他们已经把陈晓看成是自己人,而张良加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