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宰执之外(3 / 4)

北宋官家 月麒麟 3329 字 2024-03-19

后,朝中大小事宜全由太后处分,所谓早朝,其作用也从议政变成了训政。

说白了,就是各个衙门将接到的旨意,当面向皇帝再次确认一下就完了的事。

但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环节,却应是被拖延的一次就开一两个时辰,偶尔甚至还能开到午间。

如此高强度的坐朝,别说官家尚幼,就算是已然成年,也很难不生出懈怠之心。

于是,纷至沓来的奏札,就被送到了中书当中。

“据说,昨日侍御史知杂事蔡齐,亲自送了奏札到政事堂去,把宰执大臣们都骂了一通,也亏得当时轮班知印的是冯相公,笑呵呵的听着,要换了别人,怕是免不了要闹上一场。”

崇政殿中,赵祯结束了经筵,听到一旁刘从愿带回来的消息,他脸上不由浮现起一丝笑容。

在灵堂守丧期间,他借着脑中那块庞大的记忆,将朝中一些重要的人物都了解了一下,蔡齐就是其中之一。

宋朝的官制设计当中,充满了相互的制衡,宰执大臣地位虽高,但是,也不是肆无忌惮。

在内有皇权牢牢控制着宰执大臣的任命,在外,则是御史台的官员,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

依宋制,中书门下掌民政,对于普通的官员几乎拥有绝对的压制,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台谏官。

台谏官的任命,是直接由皇帝控制的,宰执大臣不得干涉,甚至就连举荐和议论,都是被禁止的。

这一条,同样也是祖宗家法。

这帮人,别说是宰执大臣了,就算是皇帝,他们也是想骂就骂。

刚好,这位蔡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蔡齐,大中祥符八年殿试第一,钦点状元出身。

当初登第之时,曾被赵恒誉为宰相之才,御赐金吾卫士护送,为其清道传呼,许跨马游街。

后世状元游街的先例,也就是从他开始的。

如今赵祯没记错的话,他登第时是二十五岁。

至今为止,入仕不过七年,却已经做到了御史台的二号人物……侍御史知杂事。

这是仅次于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的官职。

此人性格刚正,对上不媚,对下宽仁,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宋代士大夫。

历史上,他也的确官至参知政事,位列宰执。

不过,蔡齐会跑到政事堂去指着冯拯等人开骂,也的确是赵祯没有想到的。

要知道,就在前些日子,这些台谏官,可都还一个赛一个的上奏,劝谏他这个皇帝应该勤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