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05章 蠹虫传(2 / 6)

没有会计就搞不了数据化,搞不了数据化所有的工作都开展不下去。

最怕的是自己不贪,但因为不懂财政,被下面的人给裹挟了。

有些人倒是很喜欢混乱的账目,浑水才好摸鱼吗。

然而锦衣卫、监察御史、钦差,四处出击搞检查。

更恐怖的还是朱元璋,他一出手那都是窝案,这两年死在他手上的官吏加起来有两三千人了。

洪武大帝是退休了,可退休之后的他却有更多时间来查贪官污吏。

谁不害怕?

现实需求倒逼文官集团自我调整,现在对朝廷扩大算科录取名额,他们全当没看到。

甚至不少人还主动向吏部讨要算科人才。

至于刑名科,这个没啥好说的。

培养一个符合要求的司法官很难,所以刑名科的考核标准更高,甚至还要超过了进士科。

每年两百个名额都不一定能招满。

不过即便是招满了,三科加起来也才一千两百人,依然不够用。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确实急不来。

“沧海省和淡马锡的入职培训,已经有模有样了。”

“明年科举取中的人才,一部分送到沧海省,一部分送到淡马锡。”

“在那里考核合格了,吏部才会正式授官。”

聊了一会儿人才方面的事情,两人又将话题扯回最初。

朱元璋把卷宗送回来,可不只是为了入档,还有個目的是刊登在报纸上。

现在的周报,默认有一个版面就是用来刊登反腐成绩的。

除了老朱查办的案件之外,锦衣卫、巡察御史等机构的成绩,也会被刊登在上面。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杀鸡儆猴。

陈景恪翻了翻手中的卷宗,灵机一动说道

“把太上皇这些年反腐的成绩汇总成书,然后刊行天下如何?”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好主意,所有新科进士全都要学习这本书。”

说做就做,朱雄英立即给翰林院下旨,派个合适的人过来负责此事。

翰林院可不敢耽搁,很快就派了一个人过来。

然而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翰林院推荐的人选赫然是杨士奇。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巧。

他之前调查过杨士奇,对这个人的经历还是比较了解的。

杨士奇的经历虽然算得上是励志,但也仅此而已了。

再苦还能苦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