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72章 团队力量(2 / 3)

一代人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两代人三代人去解决。

刘邦留下了很多制度漏洞,文景二帝帮他修补完善了。

刘秀的不足,有明章二帝给他兜底。

李渊有李世民李治接续政策。

就算是宋朝,赵大赵二之后也有真宗仁宗英宗三个帝王,给他们擦屁股。

朱元璋呢?

更让人无奈的来了,他的继承人方面也出了问题。

倾心培养的朱标英年早逝,朱允炆主打一个叛逆。

朱棣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别的方面真不提也罢。

大明的制度直到仁宣时期才初步固定下来。

是固定下来而不是完善。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有漏洞的政策,也同样被继承使用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能体会到朱元璋的无奈。

眼下的情形,就是他无奈的印证。

陈景恪要开讲军制课,他连忙将这些军中大佬叫过来旁听。

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听一听,然后喊两声陈景恪牛鼻六六六?

不是的。

他希望这群老兄弟能给他出主意,大家一起来完善制度。

找这些人问计,倒不是不信任陈景恪了。

而是陈景恪自己的能力也有极限,军制二次改革就是证明。

这已经是大明建立以来,第三次对军制动手了。

建国二十二年,三改军制,这是什么概念?

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频繁改动军制,即便是往好的方向改,也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希望的是,这一次大家群策群力,尽可能改的完善一点,至少五十年不用大动。

但事实是,除了徐达发表了一些看法之外,其他人并不能给出什么建议。

要说他们完全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毕竟身处高位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不自信,或许是因为怕担责任,或许是别的原因。

使得他们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不管是哪个原因吧,他们最终都选择了不发一言。

朱元璋心下很是失望,将目光看向徐达和朱标,期望他们能给出一些建议。

然而两人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解决的办法。

朱雄英察觉到了他的心情,安慰道:

“皇爷爷不用着急,国之大事需要仔细思考,大家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主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