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9章 新的课题(2 / 3)

可问题又来了,计划的再好,也要有合适的人去执行。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更迫切的想要迁都,然后把书院给建立起来。

但现在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别无他法。

可不能只依靠土地和农耕。

当然了,土地和农业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不会变。

当然,并不是说小琉球不重要,只是相对来说打造崖州性价比更高。

而且它的西侧就是中南半岛。

然后问题来了。

可他不甘心,这么好的一张白纸,正是好作画的时候。

所以,对大明来说,崖州的重要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陈景恪初步计划,用五年将崖州和淡马锡打造好。

但还是那句话,没人可用,纵使他有再多想法都没用。

大明抓住这根绳子,就能真正实现对南洋的控制。

因为这里就是样板,在这里施行的所有政策,会在别处被广泛应用。

陈景恪能想到的,就只有工商业。

接下来就是小琉球和吕宋……现在叫楚国。

将这里打造好,也是经略南洋的重要一环。

这个范围囊括了全球一半的人口,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前世有人做过一个计算,以崖州为中心画一個四千公里的圆。

许柴佬的出现,给了他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民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

稍加培养,就是个不错的新政执行者。

历史真的埋没了太多的人才,他不禁感慨。

事实上,是他对历史的了解太少。

许柴佬可不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人家可是在正史上留名的人。

原本的世界,他顺利发育成吕宋巨富,成为南洋明人领袖。

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达吕宋,册封其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区域军、政、财、文大权。

任职直到永乐二十二年,达20年之久,其能力可见一斑。

可惜,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钱和宣扬国威,没有真正开拓南洋的打算。

许柴佬也并未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但有句话叫,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有那个能力,又处在那个位置,大明提前二十年经略南洋,他依然参与了进来。

并且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既然已经有了适合的人选,陈景恪就决定,直接在南洋推行新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