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41章 日本特务进山(1 / 4)

百人会之关东局 渔父 3294 字 2021-06-17

1941年3月中旬。南岔,小兴安岭。

真正的为大战的准备在伊春根据地进行着。这是很多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准备,虽然几乎所有人不知道他们在为什么准备着。

去年秋天,历经磨难的哈佳铁路终于修通了。

哈佳铁路位于黑龙江省中东部,从哈尔滨市到佳木斯。

而在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哈佳铁路为滨北铁路与绥佳铁路(绥化到佳木斯),也就是哈尔滨到绥化段,绥佳铁路全线,一直被称为哈佳铁路。铁路走松花江北岸,绥化到佳木斯,一部分是平原,一部分是山区。

这条铁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的粮食,煤炭,矿产,木料运输出来。此时,小兴安岭的木材出产量正是高峰期间,这就是为什么这条铁路通过松花江北岸的小兴安岭。

说它历经磨难,是因为在修建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和满洲政府都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争取资金十分困难,后来是用满洲帝国的财政收入来修建的铁路。

其次,每一次召集了足够的华北东北民工,很快地,这些民工都会逃走,前前后后逃走了四万多人。后来,伪满当局不得已改变了政策,给这些民工吃饱穿暖,这才保证工程能修下去。

修通铁路的时候,当地的日军很是兴奋,一些日本的株式会社也纷纷沿着铁路沿线进行考察,研究在这里开发资源。

铁路建成,进攻小兴安岭,把苏联的势力范围压缩会黑龙江一线的条件就要成熟了。

随着小兴安岭的抗日联军日益低调,日本商人开始乐观了起来,他们准备大干一场,掠夺完了长白山,开始掠夺小兴安岭。他们愿意相信抗日联军完蛋了,是因为东北义勇军灭亡殷鉴不远。

现在,日本人在这里的任何经济活动和本土的商户没有差别,不但如此,他们在伪满政府和关东军的帮助下,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权利。

一家日本商社在南岔铁路边投资一百万日元建立了一个大木材厂,用电锯生产木材,产品运输出山,目的是日本。从春天开始就开始平整场地,修造房屋车间,秋天,大量的机器进了车间,建设小型的发电厂,工人和把头都住进了宿舍,去年冬天砍伐的木材堆在那里,小山一般。如今,万事俱备,加工开始。

就在这时,一夜之间,工厂里的所有日本人都不见了,大量的工人开始把设备沿着山沟搬运,也就是二十天,到了冬天,全部设备都不见了。

这些天,铁路上的设备今天少了这个,明天少了那个,运行停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