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3章 进新区,驻新村,入公司(1 / 4)

百人会之关东局 渔父 2613 字 2021-06-17

李伟道:“第一是北碚。卢作孚先生的新型农村试验区。如今北碚出产煤炭,街道宽敞,人民素质高。首选。我要是你们。我一定选择北碚。”

余名钰道:“那第二个地方呢?”

李伟道:“我们在嘉陵江边开辟了一个工业区,码头在建,场地在平整,水源也差不多了,就差供电没有解决了。”

另外一家纱厂的李经理道:“工业区?”

李伟道:“工业区的概念是这样的。我集中搞一个工业区,里面都是工厂。我解决水电交通。在工业区周围,我沿着山坡修建大量的防空洞,远处则分布着居民区。居民区按照北碚的规模进行修建,街道,房屋公共设施。加上防空洞。比如说你的钢厂,应该距离居民区远一些,否则居民会抱怨空气不好,噪音大等等。”

李经理道:“我的纱厂就可以离居民区近一些了。”

李伟道:“对。最好的一点就是安全。北碚和我们的工业区都远离重庆市区,就算日军空袭,他们也没那么多的炸弹炸我们。我们的特点就是分散。”

余名钰道:“你们的电力怎么解决?”

李伟竖起两根手指,道:“两条腿走路。第一,依靠重庆市解决。第二,我们自己建造水电站。”

李经理道:“水电站?”

李伟道:“机组已经到达广州了。”

余名钰道:“听你的口音,你是关东人?”

李伟道:“是。请问你去过东北?”

余名钰道:“在下是民国8年7月回国的,民国8年8月,就任黑龙江关都金矿机采工程师。在那里干了将近一年后去西安。”

李伟道:“您是人才,人才。我是个粗人,不过,我知道,只有你们这样的人才才能生产出东西打败日本人。”

余名钰民国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矿冶系,次年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再次年就获硕士学位,太厉害了。1919年7月回国。回国后好多年里到过多个省多个矿山工作过,还在大学任教。

1934年,余名钰和方文年等人合资,在江浦路创办了大鑫钢铁厂,后来战争爆发,把设备运输离开上海,目的是重庆。

|

潘士豪在码头排队,排队很久,不停地有人插队,不停地有人吵架。

潘士豪是汉口人,在武汉亚细亚火药厂工作。鬼子来了,家里人一商量,老的走不动,你们两个年轻的走吧,别当亡国奴。

潘士豪两口人已经在这里滞留和好几天了。听说武汉打起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