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87章 吉林城是日本人的天下(1 / 3)

百人会之关东局 渔父 2376 字 2021-06-17

?小路沿着铁路线跑了六七个地方,都是农村。这一天来到了吉林省的省城,吉林市。

小路到吉林城的目的是物资,而不是农村问题。

小路有过一次谈话,是关于制造滑雪板和白色斗篷的。

白色斗篷利于在雪地里隐蔽行踪,对于东北野战军来说很重要。这一点,所有分队都在搜集白布,已经雇人做斗篷了。这种雪地斗篷是小路自己亲自设计的,又经过裁缝的改进,很好用,第一军和第三军的抗联已经部分地装备了白色斗篷,反应很好,特别是侦察兵和哨兵,十分喜欢。

但是滑雪板有些困难。找不到会做滑雪板的人。

最近,马仲武在吉林市找到会做滑雪板的人了,但是,这些个木匠最近遇到的麻烦很大,恰好小路到了永吉县,就来看看。永吉县距离吉林市区很近,以前,永吉县政府就在吉林市内。

马仲武在吉林西站,也就是黄旗屯车站接到了小路,几个人坐了两辆吉林市特有的花轱辘车,从临江门,也就是以前的迎恩门进了老城。这种花轱辘车和西方的载人马车一样,有前小后大四个轮子,车夫坐前排,顾客坐后排。

吉林市是伪满吉林省的省会,在这几年有很大的发展。大街上有不少钢筋水泥建筑,都是日本人的机关,沿江大道也整修了,跟后世的差不多。不过,小路在以前看的老照片里的情景,只有城门还有,其它的都不在了。

吉林以前是明清朝造船的地方,有个地方叫船厂,有个地方叫船营。由于这个缘故,有很多的木匠铺子。从松花江上漂下来的木排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繁荣,当然,也有灾祸。

如今已经是1937年,二十六年前,1911年,也就是宣统三年大火的痕迹已经没有了。

那是宣统三年四月,那时候,吉林东面山区出产大量的木材,吉林因为木头产业而兴旺。

当然,这个城市的灾难也和木头有关。

一场大火从一家叫倴城馆的饭馆里开始烧起来,不幸的是,这家饭馆位于旧城西门,不幸的是当时风干物燥,再加上当时整个吉林市就象是个巨大的木匠铺子,到处是木头,到处是木板,房子是木板,道路是木板,就连阴沟上铺的都是木板。结果大火烧了两昼夜,整个城市付诸一炬。

吉林的北山上有很多庙宇,游人多香火盛,很多路过得人都愿意趣游览,远路来的香客也很多。

小路觉得可惜,太忙了,没时间游览北山了。拐了几下,几个人到了西大街。

西大街是吉林最早的五条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