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八章:中秋诗会之争(下)(2 / 3)

进行了一番阐述,大致意思是人应当豁达,不必因为没有团圆而苦恼,从而旁征博引,说当今宁国局势,诸如此类的观点。

这是纵横家的通病,喜欢将事情放大,不过却是擅长诡辩而已,一番言论下来,许鲁斋只是微微颔首,并无反应。

待唐明章说完,接下来众人都是开始各显神通起来。

有学子精通乐理,弹奏古琴,琴声凄婉,其中思念之情,连绵不绝。

也有学子半个时辰就写了一篇策论文章,立意高远。

更有子弟作画,画成而才气自现。

代表当地前来参与这文人集会的,是裴学正的二子裴知景。

裴知景作了一首诗,表现的也中规中矩。

很快,在场的文人士子们,都是根据许鲁斋定下的题目,各展神通。

只是,陈修微微蹙眉,轻叹了一口气,这些学子看上去都是不错,表现的也都尚可。

但是也仅限于是尚可罢了,缺乏让他眼前一亮的感觉。

若想要靠着这次中秋集会来扬名,估计是不用想了。

等到所有人各自施展完才华,许鲁斋心中基本上已经有了判断,正要开口评述最终的结果之时。

李家的二少爷李均却是开口了:“咦,没想到你这个书童还有脸来这里,如果我是你就会安分的待在家里……”

面对李均的冷嘲热讽,李善温却是拱手说道:“我深知自己的身份,只不过今日大少爷身体不适,所以便让我代替来这里……”

李善温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而低三下四,反而显得不卑不亢,这一点倒是让旁边的张成刮目相看。

“我大哥既然今晚不便前来参加聚会,那么就由你来解答这一题!”而对面的李钧却不依不饶的继续说道。

“这……”

“怎么,是做不出来?”

李善温并未搭理李均,而是来到了许鲁斋的面前,对着他行礼道:“学生李善温,见过先生。”

“适才先生出了中秋之题,学生踌躇良久,不知何解,刚才这位兄台提起中秋是团圆的时刻,学生突然有些情由心生,想作一首诗,可否?”

许鲁斋刚才目睹一切经过,眼看面前这李善温波澜不惊,处事不乱,被嘲讽却并无不喜,已有家师当初所言的君子气象,便顿生了些许好感:“既有诗才,不妨读来听听。”

“学生那就冒昧了!”

“明月中秋厅堂立,夜静风轻琴声飘。两地相隔千万里,共享晴空一片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