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栽到泥坑里,好几年都爬不出来。
有些内容比较主观,估计是受了郭老头的影响。
数据挺美好的,但是不是那么回事,只有干了才能知道。
比如滴灌成本,考察组在充分调研,并且找了滴管生产厂家测试论证之后,给出的结果是只要产量达到一个相对量,每亩滴管成本可以降到三百元以下。
能不能降下去,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再比如有农业专家提出的一个计划,目前国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不高,还不到30%,报告中提出了一套详细的如何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方案。
至于管不管用,没有实现的东西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纸上。
还有一些现代化的耕作技术,比如利用无人机施肥打药,自动化机械收割,大数据施肥管理等等,这些玩意就不是普通农民能玩转的。
会开了一上午,也讨论了一上午。
陈耀东多数时候都在提问题,一直没表态。
郭老头也不问,知道这种决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
会议结束,陈耀东就让王平安另外找专家去评估这份可行性投资报告。
不能光听这帮人的,肯定要多方求证,反复求证。
下午,陈耀东去了一趟市里,给大老板当面汇报了一下。
大老板翻了翻报告,就扔到一边,听完汇报问道:“先不说别的,南山平原连种粮集团都不敢搞,这么大投资规模,资金能跟上?”
陈耀东道:“咬咬牙还是能跟上的,最多啃上三五年面包。”
大老板眼皮跳了跳,上百亿的投资也敢搞,真有点好奇这小子到底有多大实力,考虑了下道:“你肯投资当然是好事,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一下,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么大的工程你要是给我整成烂摊子,市里可不给你背这锅。”
陈耀东道:“三年的话有点紧,分成五年开发的话,资金肯定没问题的,不可能搞成烂摊子,关键是预期收益能不能达到目标,只要收益能持平也可以。”
大老板问:“不影响你们全省的扩张计划?”
陈耀东道:“全省扩张的话十来二十个亿够了,没什么压力。”
大老板道:“那就你们先研究,下定决心了市里再研究。”
陈耀东点点头,又汇报了几件事就离开了。
这次就是过来提前汇报一下,到底要搞不搞先不说,该汇报还是要汇报的,不可能等到真下决定心要搞了才汇报,这么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