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火,尽管五一老丈人和丈母娘来不来还不一定呢,但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别墅的装修可是头等大事,不然他也不过才过了几天就跑过来视察。
平时墨迹一下也就罢了,关键时刻也这么墨迹,怎能不火。
李宏盛叫苦着:“陈总呐,再急活也得一步一步干啊,这才几天,坑也刚刚挖开,就准备明天打混凝土呢,你放心,五一前肯定把院子给收拾完。”
陈耀东这才心情好了些:“老李啊,关键时刻可不能给我掉链子。”
李宏盛擦着汗,连声保证:“放心,绝对不会掉链子。”
陈耀东这才满意了,转了一圈开着车走了。
李宏盛殷勤地把人送走,心里松口气。
老板越大,伺候难度也越大,虽说不愁没活干,甚至自从接了陈老板的活,外面那些零星的小伙都不接了,腰包是越来越鼓,可伺候陈老板也累心了。
就怕哪里伺候不好,以后再不给活干。
周一。
陈耀东刚到公司,王平安就给他送来了一份规划书。
是他之前搞的牧业公司规划书,上次商量完后让平平安再细化。
没想到等了一个星期才拿出来。
陈耀东翻了翻,规划的挺详细,好多地方还有数据,显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充分了解过相关产业,建一座年出栏两百万头猪的猪场,涉及到的问题实在太多。
比如猪粪的回收再利用,环境的保护,都是大问题。
这些之前陈耀东没想到,如今再想想,确实是个大问题。
开阳六队就有猪场,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那股子味道,熏的人吃不下饭。
上百万头的猪场那得有多臭,估计方圆十里之内人都没法生活。
还有猪粪回收利用,也是大问题。
这些还只是猪场的,上百万头的猪场,怎么保证饲料的供给和成本的控制,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肯定得有自己的配套饲料生产基地,而且好多原材料还不能全靠买。
万一哪天买不到了,乐子就大了。
所以好多原料要么自己生产,要么得有一定的存量。
比如玉米,王平安的规划里就建议自己种,景安最不缺的就是玉米的制种,现在上面又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包上个十万亩地自己种植玉米,成本会更低。
大豆、油菜籽这些也可以自己种,反正兴邦农业要布局终端销售,完全可以生产食用油自己销售,剩下的料加工成饲料,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产业链。